說明
週一, 19 六月 2023 19:57

暢談六祖壇經(1374)用心聽聞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以前我不會喝茶,不管人家泡給我的是好茶還是普通的茶,我都是這樣喝下去,都沒有反應。泡久了,人家就不泡給我喝了。你們聽課亦如此,講得好就是好茶;我胡說八道,我看你也聽得很高興。所以,我泡的茶好與否,你們也沒有反應。

  你為什麼沒辦法言下大悟?因為,當那一段話聽下去的時候,你沒有好好體悟。比如,人家泡一壺茶給你,你不會說:「我回去好好思考,我才回答這是不是好茶。」所以,人家泡一壺茶,喝下去,當下就知道,就嘗到了,這就是當下就悟。而你就是沒有這樣品茶。

  如果一個修行人不懂得在生活中修行,就離修行太遠了。很多人都知道修行不離開生活,他也認為自己在生活中修行,其實他是錯認了。比如,他是念佛的,他說:「我時時刻刻都在念佛,刷牙、洗臉、吃飯、跟別人講話也在念佛。」這只是在修念佛法門,而非在生活修行。有的人一直觀呼吸,他刷牙、洗臉、跟別人講話甚至睡覺,注意力都擺在呼吸,他是專修他的法門,但卻不懂得如何在生活中修行。

  你跟別人講話的時候,你如何修行呢?為別人講話、聽別人講話、問別人問題都是一種修行,甚至坐在家中、喝茶、看電視也是一種修行。我指的不是你看什麼,或做什麼。有的人會說:「我不跟你們聊了,浪費時間,我要去修行了。」意思是,他跟別人聊天沒有意義,他要去打坐。真正的修行並非如此。

  你要真懂,不懂一定要問。你首先要知道你哪裡不懂,這比你懂得還重要,因為那個不懂永遠都是你的障礙。當障礙移除之後,你會漸漸慢慢自然通達。所以,不懂,你不要騙自己。比如,聽別人講是非是一種修行,我怎麼修?孩子在打電腦,我坐在他旁邊是一種修行,怎麼修?不懂得這種就不能入禪,禪就是一種生活,離開生活沒有禪可言。禪不是給你一個法門,讓你在一個特定沒有吵雜的地方修,那只是修定,而不是禪。

  禪是最自然的,禪就是生活。但是,它自然到你不會。孩子想吃,他很清楚地用各種方式跟你表達,他不會修飾,也不會有任何不好意思。但是,孩子還是凡夫,他只是比大人單純,而大人比較愛修飾。就像有一次我吃飽了,我就邊散步邊拿一本書在看,看起來像個書呆子。就有學生跑來問我:「師父,你為什麼在看書?」如果你是大人,如果你是一個聰明人,你就想如何回答比較漂亮,比較像禪師,怎麼有內涵,怎麼讓你口服心服。我只是跟他講:「因為你們沒有跟我講話,我就看書啊!」但是,這麼簡單的話,我們越來越不會講了。比如,有一個人跟你講一段話,你聽不太懂,你可能會講:「師父,你剛才所講的,我不敢說我懂十分,我可能只講四至五分。我講給你看看。」你不習慣說你聽不懂。縱使聽不懂,是全部聽不懂,還是部份聽不懂,你也講不出來,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在聽我講話。其實,你有聽不懂的部份,也有聽懂的部份,但你沒辦法清楚地察覺你哪裡聽懂、哪裡聽不懂。所以,都沒有人在聽人家講話。

聞後思惟:你願意棄絕自己的想法嗎?

 

閱讀 305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