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內在的情緒念頭是變來變去的,不管你是什麼想法,不管你是善的惡的,憂喜樂,皆是如此。你看到你的內在是如此,而不管你是什麼情緒,你那個能察覺的卻沒有動。再往外看,你就看到你的身體,它也是動來動去的。縱使你在靜坐,你的身體也是變來變去的。你不僅僅看到你的年紀在變,你當下就可以看到你的身體在變,你的細胞在變化。你不斷在呼吸,從呼吸就可以看到你身體的無常變化。你一天到晚在買保養品,你是要保養哪一個角落?它怎麼保養?你只要隨緣提供它,不要傷害它就好。你想要保養它,就代表你不承認它的變化。不傷害它很困難,叫你三餐正常,該休息就休息,你都不肯。你每天都熬夜,再到西藥房中買一瓶藥。但是,你的身體是好、不好,是酸麻漲痛,那個知道沒有變,它還是知道。
你看外面六塵的世界,人家罵你、讚歎你,對你好,對你不好,接受你、排斥你,不管是什麼,你都知道。問題是,六塵的世界不是只有人而已。你何必因為你個人名利的問題而傷心難過呢?順境、逆境你都知道,那個知道也沒有動過。有一個人坐在恒河上觀察恒河,恒河的流水叫做你內在的心念,那叫做識。恒河的流水也很像你身體的變化,六塵的現象也是。二乘人知道恒河是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,所以證阿羅漢,但是佛說他不識本心,亦未見性。阿羅漢雖然知道十八界,但是他不識本心。阿羅漢證到無我,但不徹底,所以他還有「我」,因為他要入涅盤。徹底無我,就沒有入與不入的問題。阿羅漢雖然已經破了分別的我執,他俱生的我執還在,他看到六識是生滅的,但是他沒辦法見到七與八。七與八就是要談到本心的問題,還有一個更深的「我」,他沒有察覺。
很多法都只是為了方便說。但是,你也不要說二乘人的見解不對,因為人家是阿羅漢,而你不是。若是這樣修,你怎麼修都沒辦法見性,因為你還要回歸那個最根本的問題。即,你雖然知道十八界、無常、無我,那個知道不是人,亦非物,亦非我。那個是什麼?我們假名為本心、本性、如來藏、圓覺,這是要你悟的。我只是要引導你去察覺還有更深的東西。當你察覺的時候,那一剎那,你就可以見到本來面目。你若沒有察覺,你只是漸漸不被現象影響,但是那個更深的,你無法領略。
你在打坐,請你先觀察你的根塵識是無常的,觀到這裡都過了,回來去察覺更深的。但是,你不要以為十八界是無常、苦、空、無我很簡單。你們貌似聽得懂,遇到境界,你馬上就有反應,你馬上就會被它影響。理論你好像聽懂,但生活經驗中,你時時刻刻被你自己的內心世界一直影響。你可以擺脫所有的人,但你就是擺脫不了你內在的心。你什麼都可以放下,就只有你的識心不可以放下。你什麼都可以屈服,就只有你的尊嚴不可以屈服,這就是你的陷阱。實性,你不要變成「我」的概念,否則即是自性妄執。
聞後思惟:你能自我察覺到什麼程度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