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01 八月 2023 16:47

暢談六祖壇經(1388)但莫取捨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你希望身體好,不希望身體不好;你也希望你心情好,不希望你心情不好,這都是陷阱。不好,一定不是真實的;好,也一定不是真實的。既然好與不好皆非真實,你為什麼要去除一個叫煩惱的而得一個叫禪定的呢?如果你只與讚美你的人交朋友,而拒絕與誹謗你的往來,你也不會開悟。

  你學佛,不管怎麼學,你很久以來都一直活在取捨的概念之中。其實,你的潛意識還是跟凡夫差不多,只是你比較喜歡比較好的狀態而已。很多修行人為什麼喜歡念佛或打坐?因為他不喜歡亂的感覺。內在有個不喜歡,想要把那個東西趕出去,你就是凡夫。什麼時候學到內在無喜無嗔,你才能夠與道相應。

  在每天的生活當中,其實是很容易修行的,因為你很容易因此而察覺到你是否取捨。你二十四小時都活在取捨的狀態,所謂取捨,就是一種愛恨、好惡、喜歡與討厭,這讓你無論怎麼修都不能悟道。我建議各位,當你覺得你的內心不穩定的時候,你不要起個念頭:「我想要去求個定。」你應該看到:「我已經掉入了取捨的陷阱,我在排斥煩亂的狀態。」

  你的心很亂,如果你排斥它,你的心會更亂。比如,在你青少年的時候,你長青春痘,你的心會被影響,繼續想會更苦。你覺得長青春痘會影響你的帥氣,所以你才會苦惱。長青春痘會不會影響你考試?不會,它只會影響你交女朋友。你本來走路都用下巴在走,長了青春痘就用頭頂走。只是長了幾顆青春痘,就足以讓你見天見地。你聽我這麼講,你能接受嗎?你做得到嗎?

  我換個角度講。你認為:「我之所以沒有智慧,是因為我沒有讀很多書。」所以,你就要開始去讀很多很多書,你就需要足夠的時間去累積一些知識與學問。透過時間的概念,你沒辦法頓悟,你就是要慢慢累積。同理,你現在很亂,你要修到禪定。光是修未到地定,很多人修一輩子都沒辦法。你要修到初禪、二禪、三禪,進入四禪八定,你這一輩子也修不到。按照你所想的概念,我按照這個概念來教你,這一種概念一般人能接受,那就是慢慢來。佛確實有這麼教,就是教你如何修到入禪定。

  我很開明,兩種都教你,看你自己要走哪一條路,隨便你,我不勉強。但是,你要很清楚地知道,假設你不從智慧下手,你就要慢慢累積,統稱為三大阿僧祇劫。我不反對,反正你也閑著,所以你慢慢來也沒有關係。漸修一定是從現象的角度切入的,所以你才要慢慢地累積。而頓悟,則一定從本性本心直接下手。簡而言之,漸修一定要慢慢去學習,而頓悟是談那個本來的東西,它很直接就可以呈現出來。


聞後思惟:你是想要慢慢來還是當下就悟?

 

 

閱讀 315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