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16 八月 2023 20:52

暢談六祖壇經(1398)覺察自心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我問同學:「你的心在想什麼?」他就用一種禪語為我開示:「師父,當嬰兒出生那一天,就是他出殯的同時。」好高深的禪理,難怪沒有一點動力讓他成就,讓他想要上進。我罵他不求長進,雖然聽我佛法二十年之久,都沒有好好看過一本佛書。縱使不看書,他也沒有一天好好看自己的心,就是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。他的答案就是:「師父,我沒有動力,沒有誘因,所以我也上進不起來。」

  我所講的,不是囉嗦,而是我們的內心世界就是如此,別人亦複如是。不管你遇到什麼,你好像想修又不想修,想學又不想學,想振作又振作不起來,你的內在必然有你的邪見。你錯誤的知見把你卡住,你如何上進?一般人為什麼有九成都過得混混噩噩?一畢業後有長進的人不多,因為人們就是上班、下班,再也不讀書了,縱使讀書也只是為了消磨時間。他整天上班、下班就累得像一條狗,他不想求長進,不想升官,也不想發財。這是什麼心態,他搞不清楚。你的這些內在,你不用請教別人,你只要好好徹底想清楚。否則,你的人生是不會真正快樂的。

  在我三十二歲想清楚的那一剎那,我就出來教書了,也沒有人推薦,也沒有什麼學歷、背景,我教書就教到現在,只因為我想清楚,而不是我看很多書。看很多書的人教書,與想清楚的人教書不太一樣,看很多書的人會教你很多學問,而想清楚的人能告訴你很多內心。如何想清楚?你現在有沒有矛盾的問題?你有什麼還沒想清楚、兩難的問題?比如,到底要不要修行?你如果要修行,就代表你想清楚了。但是,你卻還要繼續想:「怎麼樣修行?我修行要做什麼?」

  剛才在車上,同學問我一個問題,他說:「剛學佛時都隨著別人一起念:情與無情,同圓種智。有情才有佛性,無情沒有佛性,如何成佛?」我說:「道理很簡單,你看電線杆,沒有成不成佛的問題,而你有成不成佛的問題。成佛是什麼東西?是有東西還是沒有東西?那只是恢復本來面目而已。你不要以為成佛有一個東西。這樣不就得了嗎?」

  你要想清楚。比如:一定要修行嗎?不修行不行嗎?我沒有說一定要修行,我只是叫你把它想清楚,想清楚之後,你自然會修行。一定要成功嗎?不成功不行嗎?想清楚之後,你以後一定會成功。比如,你有一台車,你又會開車,但是想不出來要開到哪裡去,這樣很苦。所以,你一天到晚坐在家中哀聲歎氣。很多人的人生,都是處於如此的狀態。你有一台車就代表眾生皆有佛性,你會開車,就代表它是自發的。不管你是凡夫還是聖者,佛性依然會作用,只是善用或錯用,看你怎麼用。問題是,你就搞不清楚你要開往哪裡。

  我知道我要去哪裡,我就會毫不猶豫地開到哪裡去.我不往西走.我也不往東走。我不往左轉,也也不往右轉,更不可能退後,也不會原地不動。只是在開車的過程中,有一些障礙物,該排隊,我就排除。人生皆如此,你如果想清楚,如果學佛你必然成道,如果不學佛你必然成功,不在名利打轉,你這一輩子必然有自己的成就,你想清楚了,你自然一門深入了。否則,你是不會快樂的。

聞後思惟:你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呢?

 

閱讀 326 次數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