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只能勉強形容善與惡。何為善?善待自己,善待別人,善待一切萬物。相反的,就是惡。你做事情,不見得能符合這三個條件。一般人對一個人善,可能會對另一個人惡。兩個人吵架來找你,你如何才能對兩個人都善?你要講實話,又不傷害人。
佛是真語者、實語者,且行一切善。學佛法的人千萬不要下結論,否則,你就落一邊。不談誰對誰錯,你要化解他們的內心世界,讓雙方都歡喜回去。不是要拼一個輸贏,這是一種習慣。如果你沒有這種思想,你就不會這樣用。如果你的思想中有善惡、對錯,要分高下,你就一定會表達出來。
有一位少女與一個年輕人談戀愛懷孕了,因為年紀尚小,母親逼她講,她就隨口說是家旁邊寺院那位老和尚的。父母帶著她去找老和尚理論,老和尚什麼都沒有解釋。被母親罵的時候,老和尚只是說:「是這樣子嗎?」他一定是被人罵得很難聽,可能從此就沒有了香火,道場從此庭院深深,他到處被別人批判、吐口水。可是,他什麼都沒有講。少女把孩子生下來,抱來給老和尚養。老和尚說:「是這樣子嗎?」就把孩子接下來養了。一兩年後,少女後悔了,也知道自己錯了,就向家人道出了實情。她的母親去找老和尚賠理道歉,老和尚只是淡淡地說:「是這樣子嗎?」老和尚沒有開悟見性,我不相信。改天我冤枉你,看你如何反應。
所謂懂佛法,不是懂整部佛經,而是懂一句話。比如,「一切法不可得」,你從一而終只懂這一句,且能用到底,你就有機會悟道。喜歡談理論的人,光是自性這個議題,就可以談一輩子。我不太喜歡談本體,只是因為課講到那裡,輕描淡寫跟你講。你是否懂,就要看你如何展現。故,你是眾生還是佛,看你怎麼用,怎麼表現。該怎麼表現,你就怎麼表現。
如果你用的是眾生的概念,是一般人的想法,你這一輩子是不可能快樂的。想要快樂,你就要超越。這是你自己的人生,自己的生命,而非辯論比賽,因為你是按照你的想法在過人生。如果你能善用,當下煩惱即菩提,當下就是極樂世界,當下你就是自在佛,這取決於你的選擇。你為什麼卻偏偏選擇眾生呢?因為你執迷不悟,濃縮成兩個字,叫活該。
我的人生要怎麼過,當然是我自己選擇,是我自己的事,是我自己可以作主的。假如我的人生是別人作主的,比如,身體要健康,我的人生才會快樂,那就是身體作主;我的另一半一定要好好善待我,那一定是另一半作主;我的父母、公婆一定要疼我,那就是父母、公婆作主;我的子女一定要孝順,那就是子女作主;我的朋友一定要兩肋插刀,那就是朋友作主。你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身上,即:「你們一定要對我好,我才會得到幸福和快樂。」這是你自己傻。
你們開悟,難道是同學作主嗎?你不可以訴苦,說同學對你不好,所以你才沒辦法開悟。如果你不信,那你就繼續苦吧!我早上乖乖地聽兩個同學開示,因為我的手在痛,越聽手越痛。身體有反應是正常,它反應它的,我快樂我的。
自悟,自修,自證佛道。你不用別人對你怎麼樣,也無須所有的狀況都好。你確認這個概念,在你的概念翻轉過來的那一剎那,你的問題就全部消失了。你不翻轉過來,你的問題會生生世世跟隨你,而不是一輩子。你這一輩子有這個問題,下輩子一樣有另一個問題,不管你去哪裡,不管你是什麼形態出現皆如此,因為你的問題還在。
聞後思惟:你需要一切都好才能過得好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