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6 一月 2024 21:47

暢談六祖壇經(1531)難信之法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
 

 

  釋迦牟尼佛圓寂之後,佛法流傳下去,成為南傳佛教、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。我們所學的漢傳佛教,最有特色的當然是六祖慧能。佛法傳到中國來,各位祖師依據個人的體證及過去宿世的因緣,各自的契入點不一樣,因緣不一樣,故各有其特色。

  中國佛教分為大乘八宗、小乘兩宗。華嚴宗又稱為賢首宗,以《華嚴經》為主;天臺宗以《法華經》為主;三論宗以龍樹菩薩中宗的思想為主,即是中觀的思想;法相宗即是唯識;淨土過去是依淨土三經,如今是淨土五經;律宗專攻南山律;當然還有禪宗。小乘二宗,談的境界沒有那麼圓滿,俱舍宗按照《俱舍論》,成實宗按照《成實論》,這兩宗也比較偏向於唯識。我們一般將之歸為空宗與有宗。後來,印順導師將之歸納為三系:中觀、瑜伽、真藏。

  佛法派系怎麼分,其實都沒有關係,只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學什麼。有很多人上佛學院,上完之後才深入專一門,這樣的教育與當今的教育很雷同。最初什麼都要學,到了大學才選科系。

  通,並非指全通,而是大略知道佛法整體在講什麼,並沒有一家深入。如果你真正深入,你就一定會開悟見性。我教學以來,一直提倡專,因為人生無常,大家時間不多。以現象界的角度,我會這樣講;以究竟義而言,沒有快與慢,只是跟你講,你不相信,這叫做難信。「難信」二字,很多人在《彌陀經》中看到。我要告訴你的,也難信。

  你開悟了嗎?其實沒有這件事。當前就是解脫相,你卻很難信。改天你掉地獄,也是解脫相。你之所以那麼苦,是你不知道陷阱也是解脫相。就像你認為:「解脫是一個目標,我至今仍未達到那個目標。」這也是陷阱。目標不是在遠方,那只是一個方便施設。現前就是,當下就是。你有修是解脫相,你沒有修也是解脫相;你有煩惱是解脫相,你沒有煩惱也是解脫相;你是眾生是解脫相,你成佛也是解脫相。此話怎講?緣起性空。眾生是緣起的相,佛也是緣起的相;煩惱是緣起的相,清淨還是。哪一個不是呢?

  你相信這樣的概念:你現在有煩惱,所以你要慢慢修,才能夠解脫。這個概念就是你預知的概念,就是你認為一定要積累,一定要有先後順序。然而,不管你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態,都是緣起的現象,皆是如幻、畢竟空寂,當下即是。這樣的道理叫做難信,跟你講得很複雜反而易信,人與複雜相應,所以人是複雜的動物。

  難信,因為那是違反你的意識形態,違反你的大腦的。如果你聽不下去,就很可惜,你只要不懂難信之法,你就不可能建立正見,你怎麼折騰都沒有用。你們在聽課時,似乎每個人都充滿了正見。但是,當你們遇到境界時,正見卻消失了,每個人都充滿邪見。為什麼會如此?因為你掉入一個陷阱,你的正見是建立在順境之上的,好像沒有人衝破你、干擾你,你沒有煩惱,好像就覺得你有正見。你上課時聽得很有道理,你起來分享時,也會說一些正見。但是,當你遇到逆境時,你的正見馬上就消失了。當你生病時,你就沒有了正見。沒有事的時候,一切如夢幻泡影;有事的時候,就如熱鍋上的螞蟻。

聞後思惟:你能體悟到當下即是、不假外求嗎?

 

閱讀 262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