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14 四月 2016 08:28

傳心法要講記-54

作者  釋達觀 / 講述  無念齋 / 整理

            人如果還沒覺悟之前,都受「我」所影響。如我不滿足、我被壓抑、我不被愛、我不被尊重等,就是得不到各方面的滿足。我們那個「我」,有得到滿足了嗎?你老實說,你得到嗎?「沒有」。是不是你當了長輩或上司、師長,就不會被壓抑了,有嗎?我覺得你還是被壓抑。你們來聽我的課,大家上課有沒有被我壓抑?你們常常也感覺被我壓抑。再來,我們都感覺得不到別人的尊重,我們是多麼希望,別人能夠尊重我們、看重我們;但始終大部分的人,都不尊重我,真是這個樣子,有時候連家人都不尊重我們。你們渴望被愛嗎?你們多麼渴望!來學佛渴望被佛陀愛,被師父愛,被同參道友愛。沒有學佛呢?喜歡被愛人愛,家人愛,同事愛。以上這四點:不滿足、被壓抑、不被愛、不被尊重,幾乎是人人共同的感覺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既然我從小到大,我長期被壓抑,我已經受不了,我再也承受不了;所以我要讓世人後悔,我想證明我的存在,知道嗎?我想證明我的存在!所以他們透過一個很極端的模式,他們想幹一件所謂心中的大事,就是讓別人知道他的存在,只是這個樣子而已!你想不想讓別人覺得你的存在?你也常常這樣想,你一直在侍機而動,一直在找機會,你想要去肯定你自己、證明你自己。你為什麼這麼想要肯定你自己、證明你自己?因為你一直被否定。所以這種內心世界,在每個人的身上,其實依我看到處都是;只是有的人有他的良知、他的道德、他的價值觀,不斷地在約束他。所以你要看得到,當我們覺得別人很傻,或是很愚昧或是很殘忍,其實你有高明多少嗎?尤其是今天你來學佛,你要知道,今天學佛跟沒有學佛,最大的關鍵在哪裡?最大的關鍵就在那個字(我),你用這個字來學佛,我可以告訴你,你只是六道輪迴而已!你再怎麼學都是六道輪迴,學佛就是要能夠明白諸法無我。你用一個「我」來學,你怎麼學都了不可得!那為什麼學佛要去破那個「我」字呢?一般人談說:「因為他得不到愛,得不到滿足,所以我們從今天開始,我們就應該要多愛人」。「我們就要多愛人,然後多關心別人」。但是我從左邊關心你,但是右邊還是不夠;我從右邊滿足你,但是上面還不夠;我從上面滿足你,但是下面還是不夠。你不知道那一個「我」,那一個「我」是個什麼?那一個「我」是一個慾望的「我」,也就是說,誰能夠滿足我?誰?舉個例子,如果一個人這樣愛你,這樣夠嗎?比如說光是你父母愛你,你得到滿足嗎?「還不夠」。還不夠嘛!對不對?因為從小到大一輩子,都沒有談過戀愛,有夠氣。你看看這樣就可以殺人。所以我要從什麼角度讓你得到滿足,只要是有「我」的存在,你根本得不到滿足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今天來學佛,我們今天不是成長課程。所謂成長課程就是說你缺少愛,我給你愛;你缺少安全感,我給你安全感;你不被重視,我今天開始尊重你、肯定你;你被壓抑,我從現在開始,都不讓你壓抑;你有問題,你都講沒有關係。但是這樣可以滿足人嗎?沒辦法,我憑良心講的,我看你再怎麼咨商輔導,再開什麼課都一樣。因為人類自始至終,都是因為「我」的存在而打拼、努力、學習、做事,這樣等等等概念,都是從「我」的概念。那個「我」的概念從一開始,那個知見根本就是錯誤,從佛法的角度一開始就是錯誤。所以他後面再怎麼發展,他還是錯。也就是說那個「我」,他根本不可能得到滿足,任何人來都是一樣,他不可能得到滿足。有的人他什麼都有,他名利也有,他富貴也有,他什麼都有,但是他還是覺得遺憾,知道嗎?你什麼都有,你還是會遺憾,好奇怪!你為什麼會遺憾呢?我們今天不是談社會問題,我們今天談的是,一般沒有學佛的人只學到說:「我們如何去愛他、尊重他、滿足他、不要壓抑他。」我們一般沒有學佛的人,是學到這裡而已,這樣對不對?就是學這個。我們今天學佛的人就知道,這樣根本是不能徹底的,沒辦法徹底。那你要看到誰?你要看到你自己,你長時間就是這種狀態,你真的不要騙你自己,你長時間,你內心世界就是這種狀態。對,你學佛學這麼久,跟沒有學的都差不多,那實在是可惜。也就是說,你入寶山空手而還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學佛第一步,就是要把那個東西擺平,但是很多人學佛學一輩子,那個「我」還是擺不平,停留在「我在修福」、「我在修慧」、「我在勤修戒定慧」,這樣還是六道輪迴。我坦白跟你講,而且你這樣學,你的智慧是不能開的,你的般若智慧,永遠都不會開。那這個「我」是多麼嚴重?譬如我這樣問,我從這邊開始問過來,你現在有沒有看到「我」?「有」。你有沒有深深感覺到,是有一個「我」在看「我」?有沒有?「有」。來,你現在有沒有聽我講話?「有」。你有沒有深深地感覺到有一個你在聽我講話,有沒有?有就說有。「有」。只是沒有那麼深刻。沒有那麼深刻,我就恭喜你!現在問題是每個人,誰在看?廢話,當然是我在看。誰在聽?廢話,當然是我在聽。誰在聞?當然是我在聞。誰在吃東西?當然是我在吃。誰在抓癢?當然是我在抓癢。誰在感覺?當然是我在感覺。哪一個學佛的人,不是這種狀態?沒有開悟的人,就是那種情形,就是從頭至尾「我」都存在。你去參加佛七也是「我」在念佛;你去參加禪七也是「我」在打坐;下課之後也是「我」在經行;出坡的時候也是「我」在出坡;進去大寮幫忙也是「我」在煮飯;晚上睡覺實在也是「我」在睡覺;今天累不累?今天我很累,早一點睡覺不要講話了。我不管你學佛學多久,但是這種「我」的感覺,是不是如隨形,有沒有?然後有沒有二十四小時,終生跟你在一起,有還是沒有?「有」。那這樣你學佛就是學錯了,你怎麼學都沒辦法突破,你怎麼修都沒有用。我坦白跟你講,你怎麼修都沒有用,都是一個「我」在修福慧,那樣而已!那都是六道輪迴!那個跟解脫、開悟、見性,一點相干都沒有,都背道而馳!所以外面的人用「我」在生活,我們可以體諒。為什麼?因為學佛,學那麼久的人,也都差不多這種狀態,我們很少看到有人學佛法,能夠進入無我的狀態過人生,很少!因為這樣的人不簡單!因為這樣的人,至少是個初果的人!他的「我見」才會破,不然他的「我見」存在。學佛有時候,你要懂下功夫,所謂下功夫就是說,要先破什麼,你要清楚!你要先破什麼?你一定要先把「我見」破掉,你是不是破「我見」,你也不要問別人,你自己很清楚。你只要很清楚感覺到,我的六根接觸六塵,有沒有「我」在看?有還是沒有?你自己最清楚,不用騙人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當有一天你感覺到,六根接觸六塵已經無我了,那我就恭喜你!你這樣學對了。什麼這樣學對了呢?看,只是看;聽,只是聽;聞,只是聞;嘗,只是嘗;觸,只是觸;知,只是知。誰在看?眼根接觸色塵,產生了眼識在看。誰在聽?耳根接觸聲塵產生了耳識在聽。以此類推,根塵產生了識,只是這三者的因緣合和而起,而產生的見、聞、覺、知,只是這樣子而已!其中沒有一個「我」,你要這樣觀察,你要這樣修行。如是的觀察,如是的修行,這個「我」的概念,才會漸漸被你證明。證明什麼?證明無我,只有緣起!注意聽!只有緣起!你覺得你在看,那是你的視覺;你覺得你在聽,那是你的聽覺;你覺得你在聞,那是你的嗅覺;你覺得你在嘗,那是你的味覺;你覺得你在接觸,那是你的觸覺;你覺得你能知道,那是你的知覺,六個字都是覺,眾生皆有覺性,我講的覺性是講這個;不是這六種覺之外還有一個覺,那個覺叫做佛性,叫做真心叫做真如,不是這個意思,大家不要搞錯,這個是很多人很容易搞錯的地方。大家總是覺得說什麼?離開了五蘊、十二觸、十八界,離開了六根、六塵、六識之外;還有一個叫真心,還有一個叫真如,還有一個叫覺性,這是搞錯了。你那個感覺就是「我」,有一個「我」,你那個還是「我見」。所以有的課很難講,為什麼有的課很難講?尤其是大乘經典,不論他講佛性、講如來藏或是說黃蘗禪師講真心、講本心,他是要讓眾生有所依,但是它不是一個真實,但是它並不是真的有那個東西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佛性是空性,真如也是空性,真心也是空性,所以那個心,可得還是不可得?「不可得」。你們不要一直停留在好像有一個東西可以得。如果你停留在這個概念,請先翻開十六頁倒數第五行,倒數第五行的中間,有一段話這麼說「萬法唯心,心亦不可得」。我們上個禮拜講說,這是心(一個圓圈),有沒有?然後心生種種的萬法(圓圈裡無數黑點),所以很多的大乘經典都在談這個,談什麼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又說「心生種種法生」,「心滅種種法滅」,這個法可得還是不可得?「不可得」。那這個心可得還是不可得?「亦不可得」。我再請問一下,這是兩個(心、法)還是一個?「一個」。這是一個,你不要拆開把它變成兩個。只是我們假名說這個叫做法,這個叫做心;我也可以假名說這一個叫做法相(黑點),這個叫做法性(圓圈)。那一樣的道理,我也可以說這個叫做妄心(黑點),這個叫做真心(圓圈)。所以你不要搞錯,你不要以為說有一個東西叫做真心。只要是有一個東西,那個潛意識就是「我」的存在,你雖然不用「我」這個名詞,雖然用其它的名詞,我告訴你,那還是「我」,不用騙自己,懂嗎?那個只是名相不一樣,你那個我存在的執著,都是一樣的。所以很多人在談禪宗,或是談如來藏的思想,常常都以為好像幕後有一個東西,不是這樣子的。如果幕後有一個東西,那個就是「我執」。這兩者的概念,大家要清清楚楚,只是有時候我們在形容,某些的概念是不一樣的,名相是不一樣的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上次講過一個概念,什麼概念?假設能觀察的對象是無常;那個能觀的心,難道是常嗎?會是常嗎?能觀的境界是無常;那能觀的心,是常還是無常?「無常」。還是無常。我舉個很簡單的概念,比如說你沒上課之前有沒有心?「有」。你現在上課有沒有心?「也有」。你還沒上課的心,跟現在在上課的心,是同樣那個心,還是已經不一樣的心?「不一樣」。是不一樣的心,不是說,你有一顆恆常不變的心,你不要這樣解釋,懂嗎?你不要這樣解釋,這樣是不對的。外面這個色塵,這個是眼根,這個是眼識,色是無常,是還是不是?「是」。眼根是不是無常?是還是不是?「是」。眼識是不是無常?「是」。那這三者合和生出來的,種種感受跟想法,跟我的理想、我的志願、我的抱負,哪一個是常?你告訴我,哪一個是常?從頭到尾都是無常,沒有一個是恆常。那「我」在哪裡?學佛假設不能這樣學,你很累,真是累人。為什麼?因為你會有種種的問題、種種的掛礙、種種的煩惱,從你出生一直到死亡,永遠都是沒完沒了。因為你不明白,佛法整體在說什麼?它整體到底在說什麼?這個(根、塵、識、無常)講了老半天,講了一圈。還有我這一輩子到底是什麼狀態?從十二因緣的角度,無明一直緣,比如說無明,緣行、緣識,然後緣愛,愛取有然後一直到老死,生老死。請問一下,這整個過程哪一個是常?這整個過程叫做什麼?一大苦聚,就是這樣生的。告訴你說,人生是苦的,你認同嗎?很多人是不認同,認為人生不是這個狀態。不管你有沒有理想、抱負,你的人生有離開十二因緣嗎?你也沒有離開十二因緣,結果就叫什麼?叫做一大苦聚。你從來都沒有離開過苦,你不認同,然後你不知道。所以有修算多餘,沒有修也不要緊,反正我也很快樂!注意聽!我沒有修,我也很快樂!沒有修,反正我也沒有做壞事!你的潛意識不用騙人,有沒有這種成份?有!怎麼沒有?我今天還去當志工,什麼叫苦?我今天還去圖書舘,看書看整天!什麼叫苦?請問一下,你今天去當志工,有離開十二因緣嗎?你今天去圖書舘看書看一整天,有離開十二因緣嗎?沒有,你都不知道你在看什麼?也就是說,這一個大環扣(十二因緣)把你扣住,你有看到嗎? 

            擒賊先擒王,一開始就知道他在談什麼?我講幾個概念,我不知道你能夠認同哪個概念?我知道是苦的(知苦),我知道人生從頭至尾是苦的;我知道我從一出生,一直到我死亡都是無常的(知無常);我知道不管我修或是我不修,人生都是幻化的(知幻)。我不知道你認同哪一個?你認同哪一個概念?其實三個都一樣,你有認同嗎?「嘴巴都認同,心裡面還沒有完全認同」。我告訴你這三個(知苦、知無常、知幻)都是完全一樣的意思,你知道嗎?這三個都是同樣一樣的意思。還有一個知什麼?所有的東西都是緣起(知緣起)。現在問題是,糟糕了!我們怎麼說,你知道嗎?「哎呀!苦的這個概念是小乘」。現在怎麼講你知道嗎?「哎呀!說苦的概念那是小乘;說十二因緣那是聲聞人;說幻這個叫做大乘人,般若智慧,這個有般若智慧」。大家在搞什麼?你的腦袋怎麼一直在美化你自己?你的腦袋從頭至尾都是愚昧的,連那個閃電噼一下!閃電都從來沒有閃過一次,就是那個曙光也沒有打開過。明白這個概念(知苦、知無常、知幻、知緣起),你才會修行。不相信,我問你一個問題。譬如,你剛才坐在那邊,半個小時在幹嘛?「打妄想」。你知道這幾個概念嗎?知不知道?「知道」。那你幹嘛打妄想?「因為妄想也是無常」。不要找藉口,因為妄想也是無常對不對?那清凈是常還是無常?「無常」。那你為什麼不打清凈,為什麼要打妄想?為什麼不打清凈?「因為還沒有到清凈」。這叫做不攻自破。也就是說你剛才回答,那個不能成立。你剛才打坐在坐什麼?老實說,「什麼都做,什麼都沒有做」。那整天還不是胡思亂想。你知道這個嗎(知苦、知無常、知幻、知緣起)?「不知道」。情有可原。如果你跟我說不知道,我跟你說情有可原,因為你不知道。你剛才在幹嘛?「靜靜地坐」。靜靜地做什麼?「沉思」。大聲一點,靜靜地做什麼?「知道自己的呼吸而已」。靜靜地觀呼吸是不是?呼吸有什麼好觀的?保仁,你在幹嘛!我們全班都要往生了,你還有時間昏沈?你知道為什麼我這樣問你嗎?你知道你在幹嘛嗎?縱使你跟我說:「師父,我剛才在修行。」這樣好不好聽?「好聽」。你是在修什麼?(指一切皆幻)你講給我聽,你是在修什麼?這樣剛才有沒有問題?沒有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如果你真的明白這個概念(指以上四種知),你去看陳惠明的公案,你會完全懂。為什麼說你會完全懂了?因為當陳惠明追到六祖的時候,六祖只跟他說,六祖沒有像我那麼雞婆,講那麼多(指以上四種知)!如說那麼多,話還沒講完,後面追兵就已經追到了。六祖沒有可能這樣一項一項講,講到最後陳惠明說:「知道,我知道一切都是幻,所以我現在甘願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。」他才甘願。人家六祖哪裡需要跟他講那麼多!那為什麼六祖跟他講說:「師兄你已經追我追這麼久,你累了,請你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。」陳惠明是在想什麼?你跟我說,你如果是陳惠明,你是要想什麼?你是要想那個衣鉢,我如果得到了這個衣鉢的時候,接下來我要怎麼樣?來建道場度眾生嗎?陳惠明需要想什麼嗎?他要想還是不用想?你是不是陳惠明?你說我不是陳惠明,因為師父你不是六祖,我雖然不是六祖,就代表你就可以繼續胡思亂想?你在想什麼?對,你還在想,你到底想要想什麼?你可以告訴我嗎?比如說你們還想要起什麼念頭?你們念頭還想要怎麼樣?我講這話很真,你還想要幹嘛!所以你不要以為說,陳惠明為什麼有辦法屏息諸緣?你真的沒辦法嗎?你真的沒辦法還是有辦法?當你百分之百確認(以上四種知),我還要想什麼?世間根本就沒有一件東西讓我好想的。我有沒有說錯?你會不會想說,現在我死了之後,到底是要火葬還是要土葬?大家對這個道理(四種知),有百分之百的認同嗎?沒有。我告訴你,就是沒有百分之百地認同。因為沒有百分之百的認同,所以今天想東、明天想西;今天想這一法、明天想那一法;今天想這一本、明天想那一本。心就是不能夠什麼?狂心不能止息!就是因為你沒有認同(四種知)。我剛才有問一個同學:「你接下來應該可以退休了。」「師父,沒有,以後還有孫子。」我聽了差點暈過去,以後還有孫子!我說孫子哪裡夠?依我看你人中穴這麼長,你以後要做太祖,哪裡只有孫子?曾孫、曾曾孫還很多!你的責任了了嗎?你也還沒了,你三個孩子每個人都要買一幢房子給他,知道嗎?然後每個人買一幢房子,但是他們都會生,所以你要輪流去照顧,挨家挨戶去照顧孫子,知道嗎?所以你以後的職業就是,剛開始先當保姆,後來當幼稚園的院長,知道嗎?現在你是在想什麼?你再繼續想,你多會想!人生你到底在想什麼?修行也是一樣,修行就跟你那樣講了,你在想什麼?想觀呼吸「師父,觀呼吸有用嗎?我學《六祖壇經》,我應該參禪才對!我怎麼觀呼吸,不對!不對!」你又在幹嘛!所以你有沒有感覺到,我說學佛怎麼樣學才會簡單?這個(四種知)叫做正見。我只要擁有這個正見,我後面根本不用談,這四個隨便給我一個,我只要遵循這四個,任何其中的一個,隨便哪一個都一樣。好,假設我知世間是苦,請問一下,假設你知道世間全部都是苦,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誘惑你?「沒有」。因為誘惑你那個東西是苦還是樂?「苦的」。是苦的。注意聽!所以戀愛是苦還是樂?「不知道」。美女是苦還是樂?「都是苦」。Money?加薪是苦還是樂?加薪,當然什麼?當然?對不對?你打坐入禪定是苦還是樂?「還是有樂的」。你看打坐入禪定還是苦,這個觀念你真的根本不相信。我這樣告訴你,只要是世間的一切,三界都是苦,包括你現在入定四十九天還是苦;雖然你入定四十九天出來之後,人家就會跟你跪拜了,但事實上還是苦。為什麼?因為它抵不過無常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什麼叫做苦?我再舉個例子就好了,來,我請教你,你有沒有想去極樂世界?「應該有啦!」如果改天身體很不舒服的時候,應該怎麼辦?是應該讓它走吧!「自殺」。你看又在打妄想,我有叫你自殺嗎?我是說改天身體很不舒服的時候,你應該怎麼辦?你的潛意識是趕快看醫生讓它好呢?還是順那個因緣讓它走?「順因緣」。真的嗎?你還不是趕快去看醫生,趕快讓身體好起來,你哪裡說?我順這個因緣,往生極樂世界,其實沒幾個人這樣。就痛苦著,病怎麼不好起來?結果就念阿彌陀佛,念一念病好起來了,恭喜你!阿彌陀佛有感應。阿彌陀佛有什麼感應?阿彌陀佛就是不感應,所以才不帶你走。念到好起來,真是的!感應什麼?你不是要去?你不是愛得要死?現在有去的因緣,注意聽!我們都不要自殺,這樣是不是要等因緣?我們要死,是不是要等因緣?這種機會有時候也機不可失,你懂得把握嗎?我們都不是,這個因緣來,我們都想說,趕快好,病趕快好。你哪裡是說:「來,趕快去!」來,開始要怎麼樣?同學跟你說念《地藏經》,念一念就好起來!你不是很想去嗎?你根本騙誰?你有想去嗎?你都是想病好起來,你想去極樂世界嗎?你都沒有察覺過你從頭到尾,你都是金光黨,我們這一班都是詐騙集團,你們都沒有看到?真是的!騙自己騙一輩子,你跟哪一個法(四種知)相應?你講給我聽。「師父,你說詐騙集團,有沒有包括您?」有,當然有,我就要解散,你們就是不肯,你怎麼不回答說:「不要再騙,解散。」大家都覺得說,這個東西(四種知)你都懂,我說:「沒有,你根本都不懂。」你也不承認,然後你也不承認你的修行,當然你怎麼折騰也不得力。我坦白跟你說,如果知道諸受是苦,我如果知道苦諦,我可以告訴你,那是什麼意思?那個意思就是說,世間沒有一法是可愛的,不可愛,都不可愛;就在沒有一法可愛,請問你如何愛?你的愛、取、有怎麼生?你告訴我怎麼生?你知道為什麼你繼續輪迴嗎?十二因緣不是跟你說嘛!愛取有嘛!都跟你說得那麼白,你只要還有愛,你就繼續輪迴。世間不可愛,沒有一法是可愛的。既然沒有一法是可愛!你還打什麼妄想?你還想要怎麼做?世間沒有一法是常,世間盡是無常!請問一下,你還執著哪一法?世間盡是幻!你告訴我你的計劃是在計劃什麼東西?世間一切都是緣起的!所以根本沒有一個永恒的自我!那麼誰被壓抑?這個概念(四種知)完全都是一樣的,都是一致的,只是名相和重點強調的不太一樣,但它意思完全都是一樣的。如果你真的都承認了,那我問你一個問題,接下來打坐,坐下來你想做什麼?你就察覺到陳惠明的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,其實你是可以的。你那時候的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,是壓抑的嗎?「不是」。是不甘願的嗎?是六祖逼他的?還是他心甘情願?「心甘情願」。他連心甘情願這幾個字都是廢話。他根本不用,他當下的心就是這種狀態。都不可愛,你還叫我說:「你不要貪愛。」多此一舉對不對?一切都是幻,還需要有人跟你說,你不要再打妄想?也不需要。需要什麼法嗎?也不用。我只要明白了,我只要一明白,我當下的心態就是這種狀態。你也可以!而且你做不到都不行,為什麼?因為它自然會這種狀態,那是自然的。因為我已經百分之百確認世間是如此。我的心已經沒有任何的留戀、牽戀、掛礙,完全都沒有,就在那一剎那心就止息。止息的那一剎那叫做什麼?「那個是明上座你本來面目」。這樣快不快?哪裡需要你一直修、一直折騰。來,聽不懂的舉手,快點。「請問師父,那個明上座,也可以稱為是清凈心?」「請問師父,那個明上座是常還是無常?」「不能這樣問嗎?」那個清凈心不是剛才所講的,那叫做本心嗎?那叫做真如嗎?那個可得嗎?「不可得」。「可以我覺得那個明上座,我會抓著不放」。抓著不放心會清凈嗎?「當然就不會」。抓一個清凈,心就不能清凈對不對?所以永嘉大師怎麼講「不除妄想,不求真」。六祖怎麼說?六祖這樣說,注意聽!六祖說:「淨心在妄中,起心即是妄。」請問一下,你現在坐在那邊,起個念頭要修行,你說是不是妄?「是」。起心即是妄,你跟我說你怎麼修?你教我一下,不管你起什麼心?你說,我現在坐著觀「苦是無常」,觀無常,剛開始可以,知道嗎?到最後這個念頭,連起都不會起,都是妄,我連起都不要起了,當下就噼地一下!寂滅現前。當一個人的心徹底止息,那一種狀態,我們依各種假名來安立,說他叫做見性,說他叫做開悟,說他叫做證悟,那都是假名安立有,不是有個真的有一個什麼東西,不要這麼說。注意聽!「師父,他真的沒有煩惱咧!」這句話是正確的;「師父,他真的快樂」,這句話不太正確。真的沒有煩惱,就已經代表他是什麼?「師父,我的煩惱已經止息了」,那樣就好了!後面哪裡需要你去說?不用!煩惱已經止息,那煩惱止息要不要放鞭炮?精神病!對不對?煩惱止息了也不用放鞭炮。你的煩惱止息了,要不要去到處招搖:「你們知道嗎,我煩惱止息了」?只有神經病才會跟人說。有人會這樣說嗎?只有有心事的人才會這麼說:「你知道我有多痛苦嗎?」、「同學你知道我有多委屈嗎?」、「同學你知道我多凄慘嗎?」只有內心有煩惱的人,才會到處向人訴苦,這樣對不對?心清凈的人會到處向人家訴苦嗎?你心為什麼還靜不下來?你為什麼還那麼多妄想?你就是跟上面寫的這幾個概念(四種知)抵不抵觸?你就是抵觸嘛!那上面這幾個概念這麼深嗎?這麼淺嗎?你說它深還是淺?又好像很淺,又好像很深,為什麼好像很淺?因為你好像懂。又為什麼好像很深?因為你做不到。這樣對不對?你就是做不到! 

不知心即是法,法即是心,不可將心更求於心,歷千萬劫終無得日,不如當下無心,便是本法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知心即是法,法即是心,心跟法有不一樣嗎?有沒有不一樣?「沒有」。心是什麼?心就是空。法是什麼?法就是色。法不可得,心亦不可得。你不要以為心外,還有什麼東西可以得?你不要覺得說心外還有什麼法,可以說可以傳?不要以為這樣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可將心更求於心,今天最糟糕的就是這個樣子,我們心不可得,然後還想向外去求一個什麼東西?連心都不可得了,那你還要向外去求?那你向外想要去求什麼? 

             歷千萬劫終無得日。為什麼黃蘗禪師這樣說?為什麼?因為沒有正見的人,他怎麼修他都不會悟。沒有正見的人,我管你怎麼修?怎麼會悟呢?譬如說,你有沒有正見?來,什麼是正見?請說,怎麼不勇敢?來,什麼是正見?請說,怎麼還要再想?我剛才已經講到滿身汗了,問到大家還要再想?第三次機會給你,什麼是正見?「開悟者就有正見」。開悟者那是結果。什麼是正見?黑板寫的那是正見(四種知),黑板幫你寫在那裡了,我真的是很懷疑?我講課我到底是講什麼?我就明明講,講完問你們,們還要想老半天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其實上課錄影的方式不見得好,為什麼不見得好?應該是說上課的目的是上到你會,不是把它教完。如果會,應該是我講一句話,然後我問全班的人,不會的人講到他聽懂。然後再講第二句,再問全班的人,然後教會,要不我怎麼知道你聽什麼?為什麼我說這個(四種知)是正見?《圓覺經》說:「知幻即離,離幻即覺」講完了。其實我講兩個字「知幻」就好了,這樣我就明白了,後面就不用講。我們今天為什麼見相著相?我們今天為什麼不能夠覺悟?因為加個字「不」,那樣就好了,還講那麼多,就是不知幻,不知就是無明的意思,那裡需要講那麼多?我說佛法很單純,那樣(知幻)就好。啊!知幻就是正見。對!知幻就是正見。你從今以後以「知幻」,這個正見去過人生。你怎麼還要打坐?來,你現在回家還要不要打坐?「沒有」。如果說你在打坐你會怎麼樣?「我會覺知當下一切的現象無常」。你講那麼多字跟說知幻一不一樣?有沒有一樣?「一樣」。你如果知道「知幻」,甚至連這個動作都不用,知道嗎?連這個動作都不用,那是什麼狀態?那就是覺悟,就這麼簡單。你說什麼狀態?哪有什麼狀態?那個知幻,我知幻了,然後不要說八風吹不動,連八百風也吹不動,還八風。我就知幻。如果不知幻,(吹一口氣)你就翻過去了,還要八風!隨便一風,就把你騙走,一百萬要給你,要不要去?好,跟你走。騙不走嗎?真的嗎?修到很好?你修得很好嗎?那是引誘你的東西還沒出現!你修得很好?你修得好嗎?你現在還會不會外遇?應該不會,對不對?應該是不會!那萬一遇到了也沒辦法!萬一遇到了,誘惑力太強也沒辦法。一樣的道理,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並不代表你不被誘惑,而是誘惑那個境強不強烈?只是這個樣子而已!知道嗎?強不強烈?可怕吧!可怕!修那麼久有沒有用?沒有用,一下子就破功。所以你只要不開悟,我告訴你,你隨時準備破功。你只要不開悟,我坦白跟你講。最起碼也要斷我見,最起碼也要有初果,那不然很危險。那個不是很危險,那是百分之百危險,所以有的人破功,我們也不要太怪他。一個沒有開悟的人,真的是這樣。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要太苛責別人,將心比心,有時候是你沒那個因緣,但別人卻有那個因緣。所以修行最害怕的是順境還是逆境?順境,順境才會破功,知道嗎?逆境大不了很鬱悶,越修越鬱悶,但是鬱悶之後他也知道說實在是苦,所以繞了一圈他還是知道苦。一順境之後,糟糕了!一順境之後苦不見了「無常還是無常」,「什麼幻?那麼真實!」「真是的,腰酸背痛三溫暖沖一沖很舒服,什麼叫幻?」「哦!這麼真實!什麼叫幻?」緣起?「你看它,我上輩子就是有燒好香,所以這輩子才遇到所有的因緣都是好的,都讓我這麼順利,你看我就是有燒好香!」不知道這會害死你。所以我說修行人不怕苦,苦是你的老師。修行人最怕的是快樂;修行人最怕的是如意、是順利,修行人最怕這個事情,我不蓋你,十個人,差不多十個都倒。最怕的就是順,太順了,順到忘了你是佛;真的是忘了我是佛,真的是忘了,所以又迷失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不如當下無心,便是本法。黃蘗禪師跟你說「不如」,你看講得多婉轉,多客氣。如果是我就用喝的:「當下無心就好了,想那麼多做什麼!」「還想!」「還再想要讀什麼經?」「還想要怎麼修?」「還想說什麼對跟不對?」「你在想什麼?」你當下無心,你是在想什麼?我說的對不對?你回去要不要複習?要不要?「還是需要」。還是需要複習,就當下無心,還要複習?你百分之百承認了,不就好了嗎?所以你看禪宗的公案,為什麼兩三句話,有的人當下他就會悟道了?你覺得你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嗎?我們這一班我們來舉行公投,你如果沒有機會,你就早點公投跟我說,我以後這些概念都不要講,我都講別種概念,你回去好好修,知道嗎?慢慢修!所以就在當下,無心。你還有什麼想法?你還需要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,在那裡繞來繞去嗎?你還需要六根對六塵,然後起六識嗎?你還需要在那邊正觀無常嗎?你還需要從「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」,先觀夢、再觀幻、再觀泡、再觀影、再觀露、再觀電嗎?不過開始都要那樣,知道嗎?我拉回來,開始都要那樣,到最後觀那麼久,你是在想什麼?還那樣觀,觀那麼久了,你還不知道它的意思嗎?你還需要說:「師父,我老實,我禮拜一都觀夢,禮拜二都觀幻,禮拜三都觀泡,然後我一個禮拜,周一到周六都觀那六項,我每個禮拜都那樣修,我很認真。」是啊!值得鼓勵跟讚歎啦!但你悟到了什麼?「師父,沒有,我什麼都沒有悟到。我是如實地觀夢、幻、泡、影、露、電」那你悟到了什麼?「師父,我感覺那樣修很好,我觀夢幻泡影。」你不要以為我在開玩笑,就是有的人一直修修修,你悟到了什麼?我怎麼知道?你每天在幹嘛!「師父,我告訴你,我一早醒來就念佛,一直念,念到暈過去了;然後每天起來又一直念,然後念到暈過去了,我這樣念已經念了十年了。」讚不讚歎?這樣有沒有老實念佛?有,有老實!你悟到了什麼?沒有啊!老和尚叫我們老實念佛而已!你悟到什麼?沒有啊!你整天念佛念那麼久,我問你你悟到了什麼?你跟我說沒有?「《彌陀經》又沒有跟我說悟到什麼?《彌陀經》只是跟我說我那樣念,念到最後阿彌陀佛會來接我。」有時候說叫你這樣修,修到最後,我告訴你,那個修都叫做什麼(以幻修幻)?你的修是真的嗎?你那個修還是幻(修幻),你已經修那麼久了,我問你說你悟到什麼?「我什麼都沒有悟,我只有老實修行而已。」你師父這樣教你?「對啊!經典都那樣講的,沒有跟我說我念佛,念到最後我悟到什麼?只是跟我講說念一念之後,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會來接我而已。」你悟到什麼?「他也沒有那樣說,只說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?所以我去到那邊再悟就好了。」真是的!實在是我不知道是要讚歎你?還是要一腳把你踹過去?你悟到什麼?你念佛念那麼久了,你不知道你悟到什麼?你觀無常觀那麼久了,你不知道你悟到了什麼?你不要說十年前跟你講觀呼吸,十年後問你現在在幹嘛!「師父,你十年前叫我觀呼吸,所以我現在還在繼續觀呼吸。」所以人家跟你講那個動作,就是要讓你悟,你只要是不悟,都是辜負我一分好意。我的意思就是要讓你悟,表面上是在修,但是這個修,其實不用你那樣修。因為煩惱也不是那樣修的,煩惱不用修,煩惱只要不煩惱就好。你不要以為我講笑話,煩惱只要不煩惱就好。哪有可能不煩惱?你整天在觀呼吸,有沒有煩惱?有,至少在觀呼吸那段時間,比較不煩惱,這是真話。因為一心不能二用,所以他專心在修法的時候,煩惱起不來。等到他沒有修的時候,煩惱如影隨形,只要有一條縫,它就噼地一下跑出來,很厲害。你只要停,就換它上台,你只要一下台,它就上台。因為那個煩惱已經很強,因為你已經多生累劫常修煩惱。所以注意聽那句話,不是叫你把煩惱修掉,是要跟你說,要怎麼樣你才沒有煩惱?那樣就好了,只是要跟你談這個而已。這個就是什麼?便是本法!知道嗎?就是要講這個,《傳心法要》就是要跟你傳這個,知道嗎?便是本法!就是要跟你講這個而已!不然要講什麼?所以奉勸,你現在只要一回去,當你靜下來之後,你在修行的時候,你就問你自己說,一切都是這個樣子,我現在是在起什麼念頭?你只要問你自己就好。你只要問你自己,我現在還要起什麼念頭?你就可以越來越體會感覺到,我真的是可以做到萬緣放下。 

 

閱讀 2768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