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日, 10 四月 2016 07:53

傳心法要講記-53

作者  釋達觀 / 講述  無念齋 / 整理

 

不即不離,不住不著,縱橫自在,無非道場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不即不離,不住不著,縱橫自在,無非道場。這一段前面都在談見聞覺知跟本心,也就是說我們把見聞覺知當成本心,所以我們迷失了本心,都是活在見聞覺知,那個就是意識,也就是說你把意識當成本心。在這一段話裡面講的是本心、真心,意識、見聞覺知其實就是本心的用。但是如果你要會用,那就變成妙用,也就是說,那就會縱橫自在,但是如果你不會用,就會有所執著。沒有學佛法的人,一輩子不知道什麼叫做本心?一輩子只是覺得說,那個很煩的心、胡思亂想的心,那就是本心,一輩子只能有這種感覺;但是來學佛的人,真正懂本心的人也很少,也好像是學個名詞說這叫本心。本心跟意識心哪裡不一樣?意識心就是緣起生起來的心。比如說見,你為什麼能見?因為你的眼根看到色塵產生眼識,這就三個條件,接著產生了觸,然後觸再產生了感受,再接著產生種種的想法。那耳也是一樣,因為耳根接觸了聲音,然後產生了耳識,這三者合和,接著產生了觸,然後觸再產生了感受,接著又產生種種的想法。所以見聞覺知都是因緣生起的法,只要是因緣生起的法,它當然一定是生滅法。所以你的心永遠都是,生生滅滅的不平靜,你再怎麼修都是不平靜;因為它是生滅法,因為它是因緣合和的。所以只要是因緣生,必然是因緣滅。所以你的心會苦、樂、不苦不樂、好、不好、善、惡、積極、消極、振作、頹廢起伏不定。我們最害怕的就是自己的什麼心?意識心!那一顆胡思亂想的心,那一顆心你最怕。其實你最怕的,就是你那一顆心,知道嗎?你那一顆心可做佛、做魔、君子、偽君子、真小人;一個懂得看自己心的人,他看到他的心,會覺得很害怕,這個心怎麼這麼可怕!這個心怎麼這麼變化無常!有人講說你翻臉像翻書一樣,但翻心更快,剎那!剎那!就一直變一直變。所以以這一顆意識心來修,修三大阿僧祇劫你都沒有辦法。有的人說:「師父,我學了那麼久都沒進步。」你當然不會進步!因為以意識心來修,怎麼會有進步?為什麼?因為那一顆心從來沒有平靜過,當然你從來沒有感覺到進步。因為你都一直以這樣的心來修,誦經也不會進步、坐禪、念佛都不會進步。為什麼?因為你的心就是時好時壞,所以只能夠徹底被它打敗,只是這樣子而已!知道關鍵竅門嗎?修學的竅門就在這裡而已!如果用意識心修,我看你修到什麼時候?那怎麼修?因為它時時刻刻,六根接觸六塵就產生六識,然後接著受想行識一直來,要怎麼修?所以壇經才講說「不識本心,學法無益」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見聞覺知它本來就是一種作用,但是你不要把見聞覺知,當成你的本心,那就變成活在一種意識形態。你見到什麼你就胡思亂想;聽到什麼就會很憤怒;你感覺到什麼,或是說你察覺到什麼,你的內心都不得安穩,因為你不懂本心。為什麼會一直在想,你在想什麼?你在想你的抱負理想,還不是緣起生滅的東西;你在想你過去的種種,還不是緣起生滅的東西;你在想說未來的計劃,未來的理想,那還不是緣起生滅的東西;你執著現在,現在還不是緣起生滅的東西。心何能止息?心何能平靜?你什麼時候才能夠常住真心?常住真心第一個條件,就是要懂本心。不懂本心如何常住真心?我們是常住妄心,然後又想盡辦法,希望它不要胡思亂想,了不可得。妄心就是生滅,就是剎那生滅,你怎麼修也是生滅,真心是不生不滅。真心為什麼不生不滅?因為它不是因緣生,只要是因緣生一定是因緣滅;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,所以它一定是生滅。但是真心它不待緣起,它不是因緣生,它也不是因緣滅;它是不生、不滅;不增、不減;不垢、不淨;不來、不去;不取、不捨,它沒有得也沒有失。理論的東西我可以分享,但是實際的東西,是你要在生活當中,你要去察覺「我現在是用什麼心在生活」?你只要稍微用心一下,你說不定就能夠感覺到,你現在是用什麼心在生活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我們絕大部分都有得失心,對不對?那得失心是本心還是意識心?「意識心」。那個已經擺明給你看,有得有失就是有來有去,有來有去就是有生有滅,這樣的心就叫做意識心,它就不是本心。但是這一種得失來去的心,你始終都沒有察覺到。為什麼你始終都沒有察覺到?比如說,依山育的角度來講,今天能夠在網路上,可以看到很多的東西,所有的功勞都要歸究於山育,都是他很辛苦的;大家課後還可以複習,有很多人能夠在網路上聽到我們的課,這都是歸功於山育。我們給他掌聲一下好不好?山育,你這樣高不高興?「其實有很多人幫忙」。你這樣高不高興?不是叫你致詞,現在只問說:「你這樣高不高興?」「沒有什麼高興的」。你不喜歡別人肯定你嗎?「喜歡」。我們就先說到這裡。這個就叫意識心。剛才這樣的聲音,以這樣的因緣,再透過他的耳根,他產生了耳識,所以他感受到他的付出,已被我們肯定,這個就是意識心。山育,你現在常常遲到,有沒有?你現在常常遲到,你都不會自我檢討?「我可以後面再看」。如果你後面再看,我就在我那裡講就好了,錄給你們去看就好了。如果我講他不好或是怎麼樣?也就是說我否定他,我沒有體諒他「他的工作很辛苦,他的工作在豐原,然後一下班之後,甚至沒有吃晚飯就要趕來上課」,結果又遲到、又被我罵;他的內心會覺得說實在是很難受、很不好,這個就是意識心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現在證明給你看,什麼叫做真心?山育,當我在肯定你的時候,你的真心有得到什麼嗎?「沒有得到」。當我在否定你的時候,你的真心有失去什麼嗎?「也是沒有」。他的本心沒有得到什麼,他的本心只是如實地聽到我在讚美他。但是他的本心有沒有增加一分?「沒有」。他的本心沒有增加一分,他只聽到我在讚美他。他透過他的聞,透過他的聞的作用,他知道我在讚美他,但是他的本心沒有增加一分。你看到了吧!本心沒有增加一分。所以他的本心不會受過我這一段話就產生動搖,他不可能本心產生動搖,高興就是動搖。但是以意識心的角度,他聽我這樣講就高興,他的內心也失去了平靜,已經離開了平常心;再接著我現在否定他,說他遲到或說他不好,山育,你的本心有失去什麼嗎?「沒有」。你的本心只是如實地聽到,我在講你,有沒有?講你為什麼遲到?你為什麼這個樣子?注意聽!他的本心不會因為我讚美而得什麼,不會因為我否認他而失什麼;所以他的本心不增亦不減,他的本心不得亦不失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所以用本心生活的人就是平常心,都沒有怎麼樣,從頭到尾有沒有發生什麼事。有沒有發生什麼事?都沒什麼事。那樣你會了嗎?你會用本心生活跟用意識生活嗎?用腦袋生活的人,隨時見到、聽到或是感覺到各種因緣,然後你的心就會隨著這個因緣的順跟逆,你就會產生樂受跟苦受、憂悲苦惱、愛、恨、得、失。有時候覺得生命充滿了熱力,有時候感覺到被潑了一盆冷水。所以你不覺得那些形容詞,實在是很妙!你看你的腦袋多會胡思亂想,腦袋就是會這種生活。所以這樣用腦袋生活的人,他一輩子都得不到平靜,他怎麼修都得不到平靜,修行不是這樣修的。你這樣會了嗎?會用真心生活了嗎? 

             你舉個例子給我聽。「稱譏毀譽都不動心」。你現在是在講什麼我都聽不懂,你是哪一國的人我都聽不懂你在講什麼?「師父,剛才說的是稱譏毀譽都不動心、心不動」。我現在不要聽,我叫你詳細講給我聽,我不是要講那些名相,你就跟我說「八風吹不動,一屁打過江」就好了,我不是要聽那些;我現在要聽的就是你日常生活當中你就可以講出來,我就可以這樣生活;我按照這個模式來生活,因為我知道什麼叫做本心,我已經知道,它不是因緣生、因緣滅。我剛才講的那個,就是一種實際的例子。那我現在講個比較靜態的例子,這個為什麼會有燈光呢?你先把它關掉一盞,好,關掉。好,你把它打開,它為什麼會有燈光呢?因為因緣合和所以才產生了燈光。你把它關掉,因為因緣消失所以光消失了,這叫做生滅,這叫做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。但是我的眼根也是「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」,何以能證明?我出生的時候有沒有戴眼鏡?「沒有」。我現在為什麼戴眼鏡,這就代表因緣變化,懂嗎?因緣變化,所以眼睛也是因緣生、因緣滅;看到的燈光也是因緣生、因緣滅;感覺它在也是因緣生、因緣滅;感覺到它不在也是因緣生、因緣滅;感覺到教室的燈光太亮了也是因緣生、因緣滅;感覺到教室的燈光太暗了也是因緣生、因緣滅。因為那個感覺隨時會變來變去,怎麼看內心都不會平靜。但是有個東西亙古以來都是不變的,那個東西是什麼?那個東西就是能見的見性是不變的。它現在關掉了,我能夠看得到它關掉;現在打開,我也能夠看得到它打開,它關掉、打開是因緣生、因緣滅。但是它無論是開著、還是關著我都看得到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舉個例子,你眼睛張開你看得到,你眼睛閉起來你也看得到。你晚上睡覺,看得到還是看不到?「看得到」。看到什麼?「做夢」。看得到自己在做夢,所以這個能見之性就是本心。這個本心是常住的,它那個時間二十四小時,它完全都看得到。緣生它就看到緣生,緣滅它就看到緣滅;光就看到光,暗就看到暗,它都看得到。死了之後看得到嗎?如果死了之後看不到,那就斷滅了。我現在所講的常住,白天看得到,晚上也看得到;活著的時候看得到,死了的時候也看得到。我證明給你看好不好?死了之後中陰身何能去投胎?中陰身常常看到男女交媾,他就跑去投胎了;欲界的眾生常常都看到男女交媾,他就噼地一下,他就跑進去投胎了;或是他看到一個很喜歡的地方,比如說他看到一個很喜歡的山洞,他就跑進去了,他就去投胎了;或是他看到他的冤親債主在追殺他,他就一直跑,跑跑跑,看到那裡有個空間,他就跑進去了,他都看到。不然你怎麼去投胎?所以不要亂看,知道嗎?亂看你就跑去投胎了,懂嗎?也不要亂聽,你白天聽得到,晚上睡覺也聽得到,你如果晚上睡覺聽不到,鬧鐘響你怎麼會起來?如果睡著了你就聽不到鬧鐘響,你不應該起來,那你都聽得到。我這樣的譬喻讓你感覺到,奇怪!我聽得到!奇怪!我看得到!但是平常我沒有這樣的譬喻,你會覺得說什麼?「師父,我睡著了我什麼都不知道。」你們是不是常常會這樣講說:「我睡著了什麼都不知道。」你是不是什麼都不知道?我簡單這麼講,你事實上你的覺性是在,但是你被你的妄想執著覆蓋,所以你的覺性很差;所以你才感覺到,我睡著了像死了一樣,被人抬出去賣我都不知道。但是一個修行人,他晚上睡覺的時候,連那個跳蚤摔斷腿他都聽得到;這個公案聽過吧,連跳蚤摔斷腿在那邊哎哎叫,他都聽得到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世尊在世的時候,當他在睡覺,有幾次阿難不小心走過,世尊都一清二楚,就跟阿難講說:「阿難,你有什麼事嗎?」世尊明明在睡覺,阿難走到他那邊,世尊就說:「阿難,你有什麼事嗎?」這是什麼意思?我們現在的覺性變得很差,是因為我們太多的妄想執著,讓我們的覺性變得很差,但是你並沒有失去啊!你還是在的,你都在,這叫做本心,這叫做常住真心,這叫做不生不滅,你都在。所以你要用那一顆心來過人生,你不要把見聞覺知當成那一顆心,如果你把見聞覺知一執著,它就會變成意識,那個意識就會讓你很苦,真的很苦。以上我談的那一段,其實就是《楞嚴經》,《楞嚴經》就專門在講這個。所以平常你可以去做實驗,事實上你那個能知的心,二十四小時都在。比如說早上起來很不舒服,你也知道;然後到了下午,你覺得不舒服感已經不見了你也知道;到晚上你覺得很舒服你也知道,其實二十四小時你都知道。你都知道什麼?你都知道你的心在生生滅滅,我有說錯嗎?我有沒有說錯?二十四小時你都知道,你的心變來變去。所以你不是活在那個變來變去,你是活在那個都知道那一顆心,知道嗎?是活在二十四小時都知道那顆心。因為那一顆心從來都沒有變,因為它二十四小時都知道。聽懂嗎?「師父,剛才你講那句話,有一點可能真的是不懂。」好,你說。「你說佛當時在睡覺,然後阿難走過去,佛知道,當然那是他的那個覺性知道,沒有錯,但是他應該也知道,阿難走過去那應該是無意的,他為什麼要問?」我現在的重點不是這裡,我現在的重點是,佛表面上在睡覺,但是他的覺性是很清楚的,清清楚楚,你了解嗎?我們一般人也在睡覺,但是我們覺性沒有那麼清楚,因為我們塵勞太重。我現在重點是擺在這裡,我現在並不是說,奇怪!阿難走過他也知道。我現在不是要說他心通,你懂我意思嗎?我現在不講這個部分,我現在是要講佛在睡覺,他的覺性也很清楚,比我們清楚。我們也沒有消失,只是不清楚,因為我們的妄想太重了,所以我們不清楚。比如說,自己在打呼,自己知道還是不知道?「知道」。有時候知道,有時候不知道,有時候自己在睡覺,都可以聽得到自己的打呼聲,有沒有這種經驗?「有」。這樣你是有睡還是沒有睡?「有睡」。一般在打呼就是很好睡,有沒有?一般聽到人家打呼是一種幸福,代表他睡得好。奇怪!但是他為什麼,又清清楚楚聽到他在打呼?你有沒有覺得很妙?「那個時候就快醒了,才會這個樣子」。不見得要醒啊!我只是跟你講說本心,你本心是在的,你的本心從來都是在那裡,亙古以來都是在。所以你要察覺到那個本心,你要用那個本心來過人生。因為那一顆本心來過人生,你很容易察覺到,什麼叫做平常心?因為那顆心就是常在,日常生活就在,叫做平常心。常在,知道嗎?你不要用那一顆胡思亂想的心,等一下心情好,等一下心情不好;等一下覺得憂愁滿面,等一下又覺得法喜充滿,你不要用那一顆意識心來過人生,你會被它騙得團團轉。你用這種心來修沒有用,你那樣修都不會悟道。所以我講這一段話是很重要的話,是你要懂本心。但是我現在意思是說,你不可以活在理論。你應該從明天開始,你在生活當中,你就可以看得到「我當下是用什麼心在生活?」你當下就要看得到。為什麼?你看到,你的覺察能力才會強,就是這樣修行的,修是這樣修的,不然有什麼好修的?一切都是如夢幻泡影,修什麼? 

           「師父,我們的呼吸是本心還是意識心?」呼吸不是什麼心,而是你是用什麼心看呼吸,對不對?你現在看我是什麼心?你現在看我講話是什麼心?我喝茶的時候剛才是什麼心?我吃豆花的時候是什麼心?這個公案是什麼心?那就是不懂,才會被阿婆考倒;不是呼吸是什麼心,而是你用什麼心看呼吸,懂嗎?一樣,你用什麼心看心光?你看心光的心,跟看呼吸的心不是一樣嗎?我看你是用什麼心來看呢?你說那個是我的呼吸,心光是她家的事情,那這個當然就是妄心,你用妄心來看別人,懂嗎?我的回答你滿意嗎?「師父,我不是問那個問題」。「呼吸,要刻意地起呼吸,那是不是深層的抓一個我,還是說沒有抓一個我,自然而然在呼吸」。你睡覺是什麼心?你這樣問,有時候你們要會問問題,你所問非什麼?非正問。你有時候問問題亂問,這個不是正問。要問,你要問得好。現在是說,你是用什麼心來過人生,跟你以上所談的不是一樣的嗎?你是用什麼心看自己的身體?你是用什麼心看自己的呼吸?你是用什麼心看自己的白頭髮?它的意思不是都一樣嗎?不是只有呼吸這件事情而已,而是說你用什麼心來看?你要刻意起個呼吸的念頭,幹嘛這個樣子!但是有很多人練功就是這個樣子。有的練功的人,他就是故意深呼吸,然後吐氣,不然故意契入丹田臍下三寸的地方,最好跑到長強穴,最好再從都脈繞一圈,變成小周天。這樣的心當然不是本心,這樣你了解嗎? 

            那一樣的道理,你現在是用什麼心在過人生?我們學佛的關鍵重點就在這裡。你現在是用什麼心在過你的人生,問題就出在這裡而已。我們大部分沒有覺悟的人,就是用他的意識心在過他一生,一直到他往生的時候,他還是用意識心去投胎,所以生生世世輪迴。為什麼生生世世輪迴?因為都是生滅,一直繞、一直繞、繞不停,他何能止息?因為他不明白本心。能夠活在本心狀態的人,他也不是苦受,他也不是樂受,他也不是不苦不樂受。比如說《涅槃經》告訴我們,那種狀態叫做常樂我淨;六祖大師告訴我們那一種狀態叫做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凈」;馬祖道一禪師告訴我們,那一種狀態就叫做平常心。所以不要掉入名相,你自己體悟到,你就自己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那些都是形容詞,他怎麼形容都沒有關係,自己要去嘗到甜頭,你才知道那個是什麼心?那個是什麼狀態? 

            我們的身體就是透過六根,然後六根跟六塵的接觸,然後產生了見聞覺知。我們幾乎都是活在見聞覺知的意識的狀態,所以人生才過得很不好。見聞覺知不是不好,見聞覺知還是本心的作用。只要你如同下面的這一段話,注意看!「不即、不離、不住、不著」。就是你不要去執著它,抓著它不放,然後自己再產生種種胡思亂想的想法,這樣你就可以「縱橫自在,無非道場」。道場什麼意思?我們這裡算不算道場?「是」。你家是不是道場?「也是」。真的,那菜市場是不是道場?「對修行人來說是」。那我講道場的定義好不好?你旁邊把它寫兩個字「清凈」,無非清凈道場。那是地方清凈還是你心清凈?「心」。所以你心清凈就是道場,懂嗎?所以《維摩詰經》維摩詰怎麼說?「直心是道場」。所以不是說你們去別人的道場就叫道場,你們不要這麼說;那個道場萬一不清凈,那叫道場嗎?其實你們到人家道場,你感覺別人道場不清凈,這樣是對還是錯?那是因為你的心不清凈嘛!不是別人的道場不清凈。注意!這個道場到處都在講是非,這個道場不清凈,首先不清凈的是你。如果你用本心在活,那個道場在講是非,跟你有礙嗎?是非不是緣生緣滅?是非就是緣生緣滅,所以才一輩子都講不完。是非如果是常住,講幾句就沒話說了。它緣生緣滅,說來說去,都說什麼人的是非?都講沒有在場的人的是非。你注意看,在場的人都不講對方是非,都一定講不在場的人的是非;再換另一群人,又開始講不在場的人的是非,大家都是那樣,沒有一個人不是那樣。大家都很厲害,都會西瓜靠大的一邊,在場我們都不講,我們專門講不在場的,講到最後大家還能聽嗎? 

            所以我會建議你,從明天開始,你很清楚地知道,你的見聞覺知一產生作用,看看你會不會跟它跑,還是你活在本心?你只要跟它跑,接下來就差不多要造業了,接下來五蘊就都起來了,行蘊就造業了。這個你要自己去觀察,真是這樣子。不論我看到什麼?我聽到什麼?你馬上回歸本心,你觀察你的本心,你什麼都沒有得到,你什麼都沒有失去。不管你遇到什麼情形都一樣,都是一樣。那既然都是一樣,你幹嘛活在自己的想法!自己的想法就是五蘊,所以不要活在自己的那個想法。 

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,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,遂將心覓法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世人聞道諸佛皆傳心法,將謂心上別有一法可證可取,遂將心覓法。「將心覓法」,旁邊寫兩個字「顛倒」,顛倒眾生。我們今天講的是不是《傳心法要》,是還是不是?「是」。所以心法嘛!來,你來,我傳你心法,不要讓他們聽到,你要注意聽我講什麼?因為一般人都好奇,知道嗎?你們是好奇寶寶,我傳他心法之後,接下來你們就好奇問他說:「師父半夜叫你過來告訴你什麼心法?」來,你有沒有聽到?「沒有聽到」。你問他。「師父傳你什麼心法?」。「就是說你是佛!」「說我啊!」「你問我,當然我說你啊!」比較如實的,來,如實地跟他講,講原版的給他聽,「忘記了」。我剛才叫他注意聽,他馬上忘記了,叫來這邊,在耳邊講給他聽,他馬上忘記,結果老年癡呆症,要怎樣傳心法?「因為怕被追殺」。好啦!我自己講,我剛才是跟他這樣說:「從來都沒有眾生,你跟一切的萬物都是佛。」來,我傳你心法。來,你問他。「師兄,你可以告訴我,師父剛剛傳你什麼心法嗎?」「都沒有心法」。你們怎麼都不如實講?來,你再重說。「師父你有講,但是我聽不到師父講什麼?」師父沒講啊!我根本連一句話都沒有講,你們演戲都不會,說要契入真如本性,我真的很懷疑,這是怎麼樣?我對蕭昆盛講一段話,我對保仁一句話都沒有講。心法是這個樣子的嗎?不是。你們都誤會了,你們對「心法」這兩個字有很大的誤會,心法真的不是這個意思。你們今天是不是來聽佛法?「是」。是不是?「是」。佛法,你們哪一個字是重點,老實跟我說,你們的心重點是佛嗎?你們的心重點是什麼?「法」。顛倒眾生,這樣學對嗎?我告訴你,你們來聽佛法,重點都在法,不是要學佛嗎?為什麼你們重點都擺在這裡(法),好奇怪呢!我長期觀察,所有的人長期學佛都是這樣學的,你不是要學佛嗎?但是你都擺在法,難怪你會不斷地什麼?你會學習種種的法相,學習很多的知識,學習很多的道理,有用嗎?沒有用,了不可得。這樣學佛的,難怪學一輩子也沒有用,佛法重點是擺在佛,不是擺在法。你現在去看學佛的人,他們有沒有學很多法,有還是沒有?「有」。覺悟的人,有還是沒有?應該是少之又少,對不對?只要是學佛的人,滿口都是什麼?「法」。你聽到會不會想吐?我聽了都想吐,你有沒有聽到耳朵長繭,學佛法的人大家在一起怎麼樣?就仙拼仙累死孫悟空,一聽到就談法,談什麼我的法比較究竟,你的法不對,怎麼樣?誰的法才是正法?誰的法才是正宗的?誰才是嫡傳弟子?結果沒有一個人覺悟。幹嘛!我才說我們禪心學苑上課,佛法我不懂,我不跟你談佛法,因為佛法我不懂。我坦白這麼說,我只跟你談這個字(佛),我不跟你談佛法。你要佛法,網路打開,什麼法師、什麼老師、什麼大師、什麼仁波切,讓你聽二十四小時,你也聽不完,這樣對還是不對?一樣的道理,書那麼多你盡量去看,但是你何時才能覺悟?為什麼?因為你的重點都擺在這裡(法),你什麼時候才會覺悟?你什麼時候重點擺在這裡(佛)?

             佛是什麼?佛就是心。現在要傳你佛法,就是傳你心法。那傳你心法重點在法嗎?還是在什麼?「心」。在心嘛!我不需要跟你講那麼多法,注意聽!我不需要跟你講那麼多法。你也不要一天到晚,拚命研究那麼多法。但是脾氣、毛病有改嗎?「沒有改」。好相處嗎?「不好相處」。為什麼?因為他都沒有進入他的心。他拚命什麼?他拚命增加法。所以越學越什麼?越貢高我慢,只是那樣而已!你看學很多法的人,不驕傲都很困難,為什麼?我這麼優秀,我不驕傲怎麼可能?所以當你越學越多,你的慢心會越來越少的人很少,為什麼?因為停在這裡(法)是不可能減少的,停在這邊(佛)才有可能覺察到,這樣對不對?所以你今天聽我的課,假設你的重點在聽我聽課的內容,那你就錯了。我過去就講過一個概念,第一、你有「如是我聞」嗎?也就是說你有以歸零的心來聽我上課嗎?你只知道我的課講對講錯,但是你有看到你的心嗎?你怎麼關心我講對講錯呢?你怎麼沒有關心你的心?你怎麼沒看到那一顆心,到底是什麼心?用那一顆心來學習,有意義嗎?一點意義都沒有,學一輩子也沒有意義,怎麼沒看到呢?以貢高的心也不對,以怯懦的心也不對;以胡思亂想的心也不對,以多少來聽的心也不對,因為你那個心都不對嘛!你那個心都不對,這樣對不對?所以重點不是擺在這裡(法),重點擺在這裡(佛)。佛就是心,心就是佛。告訴你心法,其實單純就是講心而已。但是什麼心你不想聽,卻想聽我告訴你的法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禪宗第一個公案,不是世尊拈花迦葉微笑嗎?有講什麼法嗎?什麼都沒有講。梁武帝請傅大士去講《金剛經》,傅大士上台拍一下就下座了,梁武帝就覺得莫名其妙,我貴為一國的皇帝,尊重你邀請你來皇宮講《金剛經》,結果你上台那個案桌一拍,你就下桌了,那是什麼態度?傅大士人家沒有事,那是梁武帝你是什麼心?你是用什麼心來聽傅大士講《金剛經》?你看到了嗎?你們聽我的課聽那麼久,你們有沒有看到你是用什麼心呢?你有看到嗎?有沒有?你都來這裡錄音跟抄筆記,現在來這裡攝影而已,你攝影我也沒有用,因為拿去比賽也一定被淘汰。這樣你會不會學佛?其實學佛很單純,就是現在自己是什麼心?這樣就好了,就是這麼簡單,其它的東西跟它不相干。注意聽!其它的東西跟它不相干。唯識在講什麼,他不懂,跟它也沒有關係;般若在講什麼,他不懂,跟它也沒有關係,「諸佛妙理非關文字」。不懂佛法的人,他就不知道他的心嗎?是還是不是?「不是」。不是嘛!人家有時候,他雖然沒有學佛,他察覺心的能力還比你強呢!你自己不知道而已!但是你學佛學了這麼久,反而被這個法什麼?覆蓋。學那麼多,學到最後這都不會消化,學那麼多,結果呢?心也是怎麼樣?你這樣會了嗎?學佛一念之間,回來就回來了,調過來之後就回來了。從今之後我就知道怎麼看佛法?怎麼聽課?怎麼修行?就這麼簡單。但是你只要繞不回來,我告訴你,你一定會拚命地一直學法,你會一直學、你一直聽、你一直看書,知道嗎?你會一直這個樣子。我現在講心法:這個就是心(一個空白的圓圈);這個就是法,多不多(圓圈裡無數的黑點)?我今天學到什麼?我今天學到三諦、二諦、真諦、俗諦(皆是圓圈裡一個、一個的黑點),我今天學到聲聞、緣覺、菩薩(也是圓圈裡一個、一個的黑點),我今天已經學會怎麼念佛、靜坐、持咒(也是圓圈裡一個、一個的黑點),是在學什麼?這叫做法(皆是圓圈裡一個、一個的黑點)。對不對?結果眼睛都看到這個(法),結果永遠如瞎的,沒有看到你的心。你每天做什麼功課?我每天誦一部《法華經》,好不好?好,你今天有沒有看到你的心?還好呢!你每天用六個小時誦一部《法華經》,你卻不願意每天撥三個小時看看你的心,那樣對嗎?你這樣不是顛倒嗎?有沒有?重點在心,不是那個法。你今天誦《金剛經》也是法;你現在在讀《傳心法要》也是法,但是你都沒有看到你的心。對啊!我的心為什麼有時候讀了很法喜?為什麼有時候不法喜?為什麼有時候我好像懂?為什麼我有時候好像不懂?你都沒有感覺到奇怪!你都沒有感覺到心發生什麼事嗎?心是關鍵,法不懂沒有關係,它不會影響你開悟。為什麼?因為悟是悟心,不是悟法,因為那個法就是要回歸心才能悟,所以道在心悟,豈在那個法!這樣學法(圓圈內無數的黑點)多不多?「多」。這樣學(圓圈內無數的黑點)三大阿僧祇劫,也學不完吧!對不對?為什麼學不完?生生世世都學不完,為什麼?因為心生種種法生,一切法從心想生;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,你學法怎麼學得完?你現在讀的法,也是人家創造的,這個法永遠學不完。不斷地創造,因為它不斷地緣起,你學不完。你怎麼學都學不完,我看你學到什麼時候?心法看到了吧!什麼是心法?看到了吧!不是說你來,我跟你講一句話。其實就是要告訴你說,就是這一顆心,這一顆心你懂了嗎?懂了就好。不懂:你只要不懂你的心,這個法(圓圈內無數的黑點)學法無益,學那麼多沒有用。

            有些人學佛許久,你看他進步很慢,很少。你會覺得說,奇怪!這個人學這麼多東西,為什麼進步那麼慢?什麼叫進步那麼慢?人跟人之間在一起,你有進步沒有進步,人家跟你在一起,人家就可以感受得到,你說對還是不對?一個人,假設別人都不喜歡跟你在一起,你就要檢討。為什麼?有很多的人他很有學問,然後他也很有社會地位,他很有東西;但是很奇怪,有的人不想跟他親近,這樣的人就要檢討。為什麼?因為人家跟你在一起有壓力。很多孩子不喜歡跟父母親在一起,為什麼?父母親就要檢討?因為孩子跟你在一起有壓力,你知道嗎?所以很多學生不想跟我在一起,我就要檢討,知道嗎?因為跟我在一起的有壓力。我告訴你,你到底有沒有進步?你做個實驗,你只要出去外面,那個小鳥看到你,就會停在你肩膀;你只要去中央山脈打坐,你一坐下呢!台灣黑熊就會來你旁邊。講這些都不是開玩笑,一些高僧大德,有些動物都在他身邊。為什麼?因為動物知道這個人,他不會有壓力。那像我們到了中央山脈,黑熊看到我們,不是人跑,應該是黑熊跑。我跟你講真的喔!你不信,有一天你去爬山,去遇到黑熊,看誰先跑,你不要以為是你跑,你不一定要跑,你知道嗎?你只要跟他講說,有膽你就來,它就跑了。這個人很難相處,我不敢跟你在一起,這就是說什麼?你學了怎麼樣,都不用講話,你就只要觀察有沒有人願意靠近你,你就知道你學得好不好?你們會這樣觀察了吧!而不是說你很會講道理。這個人很會講道理,每次跟他講話都洗我的臉,講到我很沒有面子,沒有自尊心,人家也不想跟你在一起;這個人每次來都跟我說教,這個人來每次都當作老師,當作我傻的,當作我不懂的,每次來都要教我,人家怎麼會歡迎你?所以你學那麼多東西,關鍵在哪裡?我們今天講這個人,其實就是他的心,他就是怎麼樣的心?他就是怎麼樣的人?不是這樣嗎?他的心是柔和的,他的人一定是柔和的;他的心是慈悲的,他就充滿了慈愛,就是很簡單的道理,那個誰都沒辦法騙誰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這個(一個圓圈裡面有無數的黑點)看起來有沒有像阿賴耶識?阿賴耶識就是這個樣子,阿賴耶識裡面有很多的種子,你說這些種子是真實的,還是不是真實的?「不真實」。對,不真實,沒有一個東西是真實。你們不要以為說什麼?要明心見性,就是要把所有的種子都擦掉,才能明心見性,那是要修到怎麼樣?如果把這些的種子都擦掉,你才能夠明心見性,三大阿僧祇劫你也擦不完,這樣對不對?不是這個樣子,我管它有多少種子,我只要知道它不是真實的,當下就一網打盡,但它遇到因緣會不會起?會,它還是會因緣生、因緣滅。但事實上它就不是那個,事實上因為它是無常、它是夢幻、它是畢竟空寂,所以它不是真實的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你們學法不是每個法你都學,你才會開悟,不是這個樣子,而是你直接了當去認識這一顆心(識自本心)。當認識這一顆心的那一剎那,只要一認識的時候,我就恭喜你,你叫做悟;接著呢!悟後起修,知道嗎?從此就依這一顆心,注意聽!從此就依這一顆心去修行,怎麼修?早上起來怪東怪西,這一顆心馬上就迷失了,心本來是這一種狀態,你只要稍有怎麼樣你馬上察覺,這叫做修。要不是要怎麼修?要不是修什麼?是修鬍子?然後它也不是累積的,什麼叫累積的?也不是說你《金剛經》誦一萬部你就可以開悟;《法華經》誦一千部你就能開悟,它不是累積的,它不是這樣子。它跟你誦幾部沒有關係,它是跟你心有關係,是明白了這一顆心,但是看你染不染?看你著不著?看你住不住?看你取不取?看你捨不捨?看到了沒有?一染了就知道,我染了!當下,注意看!一染了就放開,懂嗎?只要那個心跟真心不相應,就放開。放!放!放到沒有辦法再放!就離一切相,即是佛! 

             所以有很多同學常說,知道這個道理怎麼修?就是這樣修。這樣修快不快?「很快」。這樣修你要懂多少道理?不需要,你不需要懂很多的道理,你才會修。不需要,但是你會這樣修,這個人進步很快。為什麼很快?因為他的心,因為他二十四小時,我們不要講二十四小時,他白天的時候,他幾乎都可以察覺他的心;直到有一天定力更好的時候,連晚上都能察覺。但是你現在只要白天都能夠察覺,你知道嗎?你知道你進步會多快嗎?因為你過去都沒有看到你的心,舉個例子,你這個人很難相處,你都不知道;他自己為什麼不知道他難相處,為什麼?他就不知道他是什麼心?難相處的人什麼心?驕傲,不然就喜歡指責別人,不然就喜歡消遣別人,不然就喜歡講有的沒有的,這種人就是難相處,他為什麼不察覺到他不好相處?因為他沒有看到他的心,所以他不知道,他永遠不知道「他是個不好相處的人」,他都不知道。我們常講說,我們要嚴以待已寬以律人,但是我們常常都是相反,我們都是什麼?嚴以待人,對別人特別嚴格,只要那個人只要有一點缺點,都逃不出你這個什麼眼?你這個八卦眼。他只要有一點缺點,你就知道他的八卦,厲不厲害?難怪那種人常常長眼針。我們現在不是這樣,而是說我的心時時刻刻沒有辦法逃開我的覺照,我的覺照時時刻刻可以看到我的心,看它在幹嘛!它在執著、有所取捨、已經染了或是說已經起貪起嗔了、或是已經驕傲了、或是已經逃避了,它都知道。這樣的人三個月,他比你學佛三十年進步還快,為什麼?假設學佛三十年都是在研究佛教的道理的話,他的脾氣毛病三十年都沒有變;但是你只要三個月,好好地看看你的心,人家就感覺到你變好多。以前不會笑,現在看到我都會笑;以前不會打招呼,現在看到我都會主動打招呼;以前看到我都會叫「你」,現在會叫師父。所以心跟法,當然這個法就是你的心,這樣會修了嗎?今天傳你心法,知道嗎?這就是心法。

閱讀 271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, 11 四月 2016 08:26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