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五, 22 九月 2017 23:47

傳心法要講記-109

作者  釋達觀/講述 無念齋/整理

 1512021317582483 600x400

若都不說,則墮慳貪,不為眾生,溥捨妙道;遂設方便說有三乘,乘有大小,得有淺深,皆非本法,故云:「唯有一乘道,餘二則非真。」然終未能顯一心法,故召迦葉同法座,別付一心離言說法,此一枝法令別行,若能契悟者,便至佛地矣。

  「若都不說,則墮慳貪,不為眾生,溥捨妙道;遂設方便說有三乘,」「溥」的音唸作普遍的普。上個禮拜談到說,如來說一乘法怕眾生不相信。我們也曾經證明過,以現在學佛的人,他要能夠直接相信佛說的一佛乘,他不敢說不信,他不相信的是他自己。他不相信他自己能夠契入一佛乘,不相信自心是佛,不相信此生能了道。什麼是一佛乘?實相就是一佛乘,真理就是一佛乘;實相沒有過去、沒有現在、沒有未來;實相沒有東、南、西、北;實相沒有上根、中根、下根;實相沒有罪、沒有福;實相沒有善、沒有惡,實相裡面無一法可得。既然無一法可得,怎麼會有相對的法呢?我剛所講的那些都是相對的概念,對或不對都是相對的概念,所以你是要了解實相,還是要掉入現象?現象完全是相對的,我是出家,你是在家;我是師父,你是學生;他是佛,我們是眾生。所以有好人、有壞人,然後有層次高的、有層次低的;所以有貧、有富、有貴、有賤、有好、有壞。

  你今天學的東西,你自己要很清楚,也就是說你是要學習認識真相,還是要一直活在現象界。如果說你不明白這種道理,說實在的你學佛很困難。當今學佛一般有幾種概念,第一種概念是在學依賴,什麼叫學依賴呢?在學依賴師父,學依賴阿彌陀佛,這是第一種學佛。第二種學佛的人,他真的是在學習,他一輩子都在是學習。什麼叫一輩子都在學習?他一輩子都在聽課,他一輩子都在看書,他一輩子都在研究佛學。第三種人他在修,他自從學佛之後就不敢怠慢,自從學佛之後世間的人情世故,世間的一切他都把它放棄。他就專心修行,每天都很用功的修行,早晚課誦經、念佛、坐禪、拜懺,沒有一項不做的,就是很認真的修。完了之後呢?參加佛七,參加禪七。完了之後呢?去閉關。一輩子很認真的修,什麼時候能開悟?他自己也不知道。

  很少學佛的人,一輩子都把重點擺在悟;他不是學依賴的,他也不是停留在學,他也不是停留在修;他只有知道迷時就叫眾生,悟時就叫佛。他只知道迷悟之間,關鍵在迷跟悟,所以他知道現在自心是迷。那怎麼悟呢?就這樣子而已,他隨時會開悟,他有可能明年,有可能下個月,也有可能明天,也有可能言下就大悟,為什麼?因為他很清楚,他重點就是迷、悟而已,沒有什麼中間模糊地帶,沒有這些事情,沒有說我越來越懂佛法,越來越懂佛法還是迷,所以你們有中間地帶嗎?你們有模糊地帶嗎?你們有需要那麼多過程嗎?這樣的概念很少人說,但是你信得過嗎?意思就是說,信得過我的話嗎?信得過黃檗禪師的話嗎?信得過六祖惠能的話嗎?信得過達摩祖師的話嗎?信得過釋迦牟尼佛的話嗎?你信嗎?相信才有機會開悟,不相信門都沒有。

  你不知道的東西你不要講,你沒有宿命通,所以你不要談過去,你過去是什麼人,都是你胡說八道。你過去是有福報的人,還是罪業深重的人;你過去世有修,還是你過去沒有修,都莫管它。因為你沒有宿命通,你不知道,不知道就不要亂講。所以你是什麼根器,你知道嗎?只有活在當下。如果你要契入一佛乘,你就要真正懂這種道理,才會知道它在說什麼,你才會有很大的信心。因為這個信心會決定,你這一輩子會不會開悟,沒有信心就免談。所以我們講這個法的概念,最怕就是你們的疑心未斷,最怕是你信不過你自己,其他都不是什麼問題。為什麼其他都不是什麼問題?因為本來就沒有問題,我坦白講你本來就沒有問題,你有什麼問題呢?有問題都是你自己胡說的。「師父我很苦呢!」也是你自己亂說的。「師父我很愚痴。」還是你自己胡說八道。這裡面講得很清楚,但是末法的眾生,學佛越來越不相信這樣的法,所以末法的眾生越來越相信方便法。你相信方便法還不錯,為什麼?因為你還有機會,現在最怕的是,你去相信那個相似佛法,好像是佛法其實不是佛法;或是說你一直停留在信仰,停留在信仰而沒有去明白真理。其實來禪心學苑,你是為真理而來的,你不是為我來的,你也不是為佛而來的,你是為了真理而來的,那你一定可以懂。只怕你不相信你自己,只怕你自己障礙自己,所以你的智慧不開。

  你看黃檗禪師怎麼說?他說「若都不說」,這樣的法是最究竟的,這樣的法是世尊的本懷,但是如果說眾生不肯相信,然後又害怕眾生毀謗,這樣都不說,還是不行,為什麼呢?「則墮慳貪」,這樣叫吝法,就是沒有辦法,將實相明白地講出來。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有阻礙,但是不可以有這些的阻礙,你就不說,所以一定要說出來。但是說出來,除非你現在在開班授課,不得已就要這樣的說。如果你是在平常的話,當然就是要看人說,因為怕眾生毀謗。其實謗一佛乘的人,凡事都有因果,所以六祖也說:「同見同行才能說。」如果稍微試探一下,不同見不同行就不要說。但是像我們這樣上課,我們就開誠布公的說,因為我們的課,本身就是講這種課。

  有一位法師,他也在弘法,但是他每次弘法,要結束的時候,他都會這樣講一段話,他都會這麼說:「以上我所談,信不信由你們。」他每次結束前,都會講這一段話,所以講的人未必相信,聽的人也未必相信。你不要以為講的人就相信,你也不要以為來聽的人就相信,真是這樣啦!所以自己信不信?你知我知,不要講天知地知,天誰知?地又誰知?所以我只講我知跟你知,知道就心心相印,不知道就是雞同鴨講,只是這樣子而已,那就看你知道還是不知道。如果佛不說,他就是吝法,這個「慳貪」就是吝法,這樣就沒有辦法為眾生「溥捨妙道」。就是若不為眾生演說妙法,演說一佛乘,演說究竟義,你就沒有辦法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「遂設方便」這個「遂」就是因此,因此設立各種方便的法門,將一乘說為三乘。

  其實,我們今天在讀黃檗禪師的《傳心法要》,我們這一班的同學應該很親切,為什麼很親切?黃檗禪師的《傳心法要》幾乎藉助《金剛經》跟《法華經》,對不對?這兩本經,我們同學都很熟悉,所以很容易知道,黃檗禪師他在講什麼。但是沒有讀過《法華經》的同學,或許認知沒有那麼強烈。但是沒關係,你聽我講,你也應該知道,他到底在講什麼。三乘都是方便,說世間有苦是方便,說你有無明是方便,說你有煩惱是方便,說斷煩惱、破無明、離苦得樂皆是方便。我講這樣很明白了,皆是方便,說有眾生可度,佛道可成還是方便,這叫做三乘,都是方便說給你聽,都是因為你的程度,而說給你聽的,由此岸到彼岸就是方便,因為只有一岸。

「乘有大小,得有淺深,皆非本法,故云:『唯有一乘道餘二則非真。』」實相裡面沒有小乘,沒有中乘,沒有大乘,其實也沒有最上乘,因為這些都是假名。在《六祖壇經》裏面有禪師問六祖,什麼是小乘?什麼是中乘?什麼是大乘?什麼是最上乘?《六祖壇經》裏面有沒有這一段?有。六祖雖然有解釋,但還是方便,為什麼方便?因為眾生問所以六祖方便回答。六祖回答說:「見聞轉誦,是小乘;悟法解義,是中乘;依法修行,是大乘;萬法盡通,萬法具備,一切不染,離諸法相,一無所得,名最上乘。」這些都方便。若是你不這樣問,六祖不會這樣回答,對不對?所以為什麼這樣回答?因為你這樣問,所以我才這樣回答。你說有沒有標準答案?標準就是陷阱,法無定法,千變萬化,為什麼?因為沒有一法,叫做永恆不變,沒有一法它可以常住,所以沒有定法,切記沒有定法。你腦袋不需要有標準答案,請你把你腦袋的概念,徹底的打破。說徹底的打破,不是說叫你去撞牆之後,失去記憶,不是這樣子;而是叫你不要執著你的知識、你的經驗。

  知識與經驗不是沒有用,叫你拿起來用就有,但是每次用都不一樣,為什麼?因為你不執著。一般人不會這樣,他的經驗會變成一個記憶模式,所以常用過去的經驗模式,這個叫做不懂得通權達變。為什麼你會這樣子?因為你執著你的知識經驗。它可以用,但不要執著,就是因為不要執著,不一定要這樣用,也不一定要跟過去所用的模式都一樣,然後也不見得一定要12345,你可以54321,你也可以135,你也可以246,你要打破這個概念,你聽我這樣說簡單嗎?簡單嗎?不簡單,是因為你嘴巴說空,你心不空啦!你心何曾空?你心不空啊!每個人既定的模式很明顯,每天上下班開那一條路,差不多一輩子都這樣開,生活作息也差不多一成不變,對不對?自從他結婚的那一天,一直到他往生,他的家具擺下去都不曾變換一下,從來都不敢動。所以你會覺得很多人,怎麼這麼不懂得變通,其實就代表這個人執著。因為這個人執著,所以他不懂得變化。

  有人說:「師父,我也想變啊!但是我害怕。」你為什麼害怕?「因為我害怕越變越差,越變越錯,所以我害怕。」對不對?由此可以證明,你沒有智慧,因為你害怕越變越差。你對改變沒有把握,與其沒有把握,你就一直默守成規,就一直一成不變,那這樣是不對的。不進則退,也就是說你的智慧都沒辦法突破,但是又有多少人,願意突破他的智慧呢?要突破智慧,難道是要去讀博士班嗎?要突破你的智慧,難道是每天晚上去上課嗎?要突破你的智慧,難道是一個禮拜讀一本書嗎?然後一年看五十二本,你就有智慧嗎?不是這樣子,要突破你的智慧,首先要放下你所有的成見。「你的成見」,這個知見把你困住,不喜歡聽某某人講話,所以你也沒辦法,從他講話當中,得到一些可以幫助你,可以利用的知識概念,為什麼?因為你拒絕他,你的腦袋在拒絕他。我們的內在被自己綁的很死,你到今天都沒有看出來嗎?我們在講話時,看的最清楚。我喜歡跟誰講話,我不喜歡跟誰講話,自己心知肚明。你有這個概念,就是你的障礙。我喜歡看什麼,我不喜歡看什麼,也是你的障礙。這世間的一切,千差萬別,其實它是可以讓你悟道的。只是你的概念,沒有辦法突破,相當難突破。尤其,我們最不喜歡,講話很傲慢的人;我們也不喜歡,講一些沒有意義的話;我們也不喜歡,講一些顛三倒四的話;我們也不喜歡,聽人家講是非。這個「不喜歡」,講是他講;但是「不喜歡」,就是你的障礙。因為「不喜歡」,就是你的瞋心,所以你沒有辦法突破。

  一樣的道理,你看別人不順眼,你聽任何的話不悅耳,你看別人做事的方式不習慣,別人修行的方式,你也看不習慣,這樣對不對?有沒有?別人修跟你不一樣的,有時候,你也感到不太習慣,你習慣嗎?你不太習慣。你看到了嗎?你能夠去打破這個概念嗎?「空」,不是嘴巴說啦!「空」,是你心裡有必竟空嗎?「空」,是說你的心裡,有破除那些執著嗎?有嗎?不是文字上而已,文字上沒有用啦!如果你要不空,你也講出個道理啊!有法可得,你就不要空;無法可得,你強詞奪理,「沒有一法可得,你是想怎樣啦!」我常講幾句話,我常講說:「一切都好,你想幹什麼?」或是說:「你在想什麼?」其實這些話,都是同樣一個意思,你知道什麼意思嗎?我剛才那三句話,都是同樣一個意思,什麼意思?「打破所有的概念」。我在談「空」,你聽得懂嗎?日常生活你空嗎?你可以看到日常生活完全不空,所以很多的概念,很多的想法把你困住,所以你不得翻身啦!

  接著說「得有淺深」,這個「得」就是悟,悟有深、有淺。「皆非本法」,你要注意這句話,這個「本法」,指的是一佛乘,指的是《妙法蓮華經》的妙法。也就是說三乘已經了不起,我們不是說它不好,而是,從實相的角度,它不是究竟意,它也不是實相。為什麼它不是實相?什麼叫做實相?實相無相!實相無一法可得,哪有三乘?實相無一法可得,哪有次第?實相無一法可得,哪有位階?實相無一法可得,哪有此岸跟彼岸?實相無一法可得,哪有娑婆跟淨土?所以你能夠徹底去打破嗎?還是說你要繼續停留在胡思亂想,胡思亂想終究是一場空啦!我說「終究」,也是方便說喔!為什麼?因為你以為要去證明才會空,其實不是,而是當下就是空啦!只是方便跟你講說:「終究是空。」其實當下就是空啦!還有什麼好說的!所以你心中的想法,不管是事與願違,還是如你所願,都是必竟不可得。你現在的想法,你現在的心願,不管是滿不滿,你的願都是不可得。你不要誤會,不要以為說終於滿我的願了,然後很高興,但你在高興什麼?你只是自己騙自己而已啦!你在高興什麼!

  舉個例子,問你一個問題,你有一塊地,挖一個游泳池,然後挖完之後,再把它填平,高不高興?這個叫做塵勞,這個叫做愚癡,知道嗎?塵勞、愚癡,挖個洞,然後再填補那個洞,然後說滿我的願,滿願就是這個意思,你知道嗎?滿你的妄想啦!只是這樣子而已。這個陷阱,很多人沒辦法看清楚,很多人只知道說我有心願,不能滿足我的心願,我會很痛苦,然後想盡辦法,要去滿足自己的心願,然後滿足後笑三聲;笑三聲,那個夢就消失了,他不知道在高興什麼?聽我講課要聽得懂,不然你聽我講課,不是開悟,就是活不下去。你認為的,那些的東西,就跟你說,它不是真實的。你現在,也稍稍可以用你的腦袋去推理,真的不是真實的,但是你死不肯罷休。所以我說自心生迷,只是這樣子,你怎麼,不要自心覺悟?你為什麼,要自心生迷呢?你的心,為什麼要迷惑你自己?你的心,為什麼不覺悟呢?為什麼?迷惑自己,好玩嗎?真的好玩嗎?好玩,你就要繼續坐摩天輪,就是要繼續六道輪迴。說好玩,你也知道是騙人的,為什麼?自己苦不苦,自己最清楚,沒辦法騙人吧!只要是沒有開悟,說快樂,都是騙人的,所以全部都是金光黨,知道嗎?你不要以為朋友說他很快樂,就真的很快樂。他也是金光黨,因為他專門在騙他自己,是在維護形象。好像說他苦,或說他怎麼樣,很沒有面子;好像人生沒有很成功,所以在朋友面前裝出很快樂,很自在的樣子。很多人都是裝的,知道嗎?有的人是裝傻,他是裝快樂,你不要裝被騙,知道嗎?

  《法華經》說:「故云:『唯有一乘道、餘二則非真。』」這句話是不是《法華經》說的?是!但是這一句話,還是方便。天啊!佛都這樣講,我還說它是方便,為什麼說它方便?請問一下,這一段話,出自哪一品?方便品,我有說錯嗎?連這一句話都叫方便。啊!這樣都叫方便,不然要怎麼說?只要你一開口,就叫做方便,切記我這句話,你只要是講出來,就叫做方便;你只要是寫出來,就叫做方便;這一句話是世尊講出來的,亦是方便。你會說:「世尊!那一句話,是究竟義呢?」世尊說,他講經說法,無一法、一字可說,這是真實義。真的無一法、一字可說,若說我有說法,即是謗佛,知道嗎?

「然終未能顯一心法,」所以黃檗禪師這句話,講的夠明白了嗎?意思就是說,連佛在《法華經》講出這樣的法,還是沒有辦法,顯出一真的佛法。還是不能顯出來,你聽懂嗎?各位大德,為什麼?你說說看,為什麼?「因為不二的法,是不能用夠用任何方式來展現。」你還是要展現啊!你會展現嗎?禪一定是一佛乘,禪一定是究竟義,禪不是用說的。所以到《法華經》佛還是用講的,所以黃檗禪師說還未能顯出。

「故召迦葉同法座,別付一心離言說法。」「離言說法」,這四個字畫起來,這樣知道了嗎?「離言」,講出來就不是妙法。「離言說法」,會的舉手,會不會?「離一切相就好」。叫你不要說你又說。「言語道斷」。你又再說!「無言」。又再說!這個東西要好好的體悟,其實公案都有呈現這種狀態給你們看。其實當初你在看公案,或是聽我在講公案似懂非懂,似懂非懂就是不懂,所以形容詞成語是講的是比較好聽,它的答案就是不懂。

  我談幾個例子,談完我再展現,因為我現在,在談也是沒有離言,對不對?然後我再展現離言說法,好不好?我先談幾個例子,世尊是不是到最後才拈花,迦葉微笑,這個例子,世尊有沒有講什麼話?沒有。然後達摩祖師問弟子,他們自己的心得報告,只有慧可向達摩祖師禮拜,禮拜完了之後,就退回來了,慧可跟達摩祖師都沒有說話,然後達摩祖師有沒有認可他?有。沒有講話。再來《維摩詰經》裡面,文殊跟維摩詰的對話「什麼是不二?」維摩詰有沒有講話?也沒有講話。我談的這些例子,都叫離言說法,他們什麼話都不講。我只是舉出來說,這些的公案,它們確實是離言說法,然後師徒之間,或是同參道友之間,彼此以心印心,只是這樣子。所以心心相印,彼此之間有個默契,只是這樣子而已。懂了,我也知道你懂,你也知道我懂。但是問題是,你怎麼離言說法呢?剛才有人這個樣子(彈指),不是不可以這個樣子(彈指),而是說這個樣子的時候,心在想什麼?重點在這裡。然後再講幾個,在禪宗裡面離言說法的公案:有的人,只要問他法,他就比一指;有的人,只要問他法,他就在地上畫個圓圈,公案都有這些,對不對?也都沒有為你解釋,或是說你問的問題,也都沒有回答你,就是用動作回應,到處都可以看到這些公案,看到這些的動作,但是你常搞不清楚,他們在說什麼?我們上課可以這個樣子嗎?實在是不知道要怎麼上?但是懂的人,你就拿去用,不懂的人,就是霧裡看花。

  什麼叫做「離言說法」呢?(師父起身去敲磬鐘)學生答:「就是因緣所生,因為有師父敲,所以它會響,因為它本身是那個材質,所以它會有那聲音」。你剛才有沒有聽到聲音?「有啊!」誰在聽?聽者是誰?誰?敲者是誰?能敲、能聞,又是誰?諸法實相,緣起性空,不要這麼囉唆!佛所說的法,不外乎就是緣起。聲音有沒有形像?有沒有形象?沒有。有沒有聲音?有。那是什麼東西?聲音你找不到形像,但卻有聲音傳到你的耳朵,你說妙不妙?妙嗎?所以你在聽到聲音的當下,你有沒有悟到緣起性空?你有沒有悟到?其性本空,無一法可得,實相無相,所以無形無相,所以你找不到。但是其聲,妙用無窮,因為那個因緣,所以產生妙音,讓你聽的很清楚,對不對?你有悟到緣起性空嗎?

  好!再來,我現在說你就好,你剛才有聽大磬的聲音,對不對?是不是你的心聽到?是。你的心有沒有形象?沒有。那你的心有沒有聽到聲音?有。那有沒有悟到緣起性空?不要透過我替你分析,然後你覺很有道理,只是這樣子而已,不要這樣,而是世間所有一切,盡是如此!那是緣起先,還是性空先?它是同時,所以有沒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?有沒有次第,一、二、三?這樣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,有沒有很好懂?只要是同時,就是這種狀態,沒有說色先,還是空先,不可以這麼說,了解嗎?同時,所以性相不二,如果你能聽得懂我所講的,妄心就是真心,真心就是妄心,不要離開妄心,去求個真心;不要離開色,想要去悟個空,不要這個樣子,這樣對法是不懂的。所以色空同時,性相一如;所以森羅萬像,即是一真法界,就是這個意思。這樣了解了嗎?你現在看所有的一切,都是如此,沒有說那個現象,不是這個樣子?

  所以有個學人問禪師說:「道在那裡?」禪師說:「道在鼻孔。」這是什麼意思?難道「道」只有在鼻孔嗎?難道「道」沒有在嘴巴嗎?難道「道」沒有在耳朵嗎?難道「道」沒有在眼睛嗎?其實禪師有兩個意思,第一個意思「道」太近,所以你看不清楚;第二個意思是,你本身就是道,何處不是道!你怎麼問我說道是什麼?道在那裡?你怎麼這樣問我呢?所以公案接引人的方式,實在是很直接,它根本就不跟你囉嗦,講那些繞來繞去的話。只因為我們自己不悟,不明白這些禪師大德他們的善巧,所以不能契入。

  「離言說法」懂了嗎?你懂了嗎?換你展現給我看。其實日常生活都是如此,這不是叫你展現你才展現,其實日常生活,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。所以不要只有在文字上去解釋它,而是要在生活的當下去看到。性不可見,為什麼叫見性?就是見到不可見,知道嗎?見性見什麼性?見到一切法不可得,你還有什麼心事?然後你還想去完成你什麼心事?你還有什麼罣礙?你還有什麼貪念?你還有什麼怨恨?你還有什麼恐懼跟不安?你還有什麼委屈跟抱怨?你還有什麼話要說呢?說給我聽,哪是要說什麼,知道嗎?連話都說不出來,這裏面有兩個意思,一個意思是妄心止息,我們說話一定要先起念,對不對?沒有起念,你話是說不出來的,所以妄心止息,所以無話可說;當然一種是不懂,所以他講不出來,那你懂不懂?我就說懂的人,他只看你,就知道你懂還是不懂。

  舉個例子,一個武功很高強的人,看到對方就知道「他到底會不會武功」,對還是不對?武俠片不是常看嗎?不懂的人,要跟他過招之後,才知道他會不會武功,對不對?所以要過招之後,才懂你會不會武功,那就代表對方武功不高強,所以才要跟你過招。聽得懂的人,從上課到現在,眼睛都是對我微笑的。你們眼睛對我是閃爍的躲來躲去,你那是心中有鬼,不是有佛,那個鬼已經把你占據了。我以上所談的,不懂的,請問。最難過的是又問不出來,這實在是很苦,苦不堪言,問也問不出來,然後也不敢說懂,不知道如何是好,就像喉嚨裡面卡到一顆火球,吞不下也吐不出。

  所以這個「離言說法」,其實是一種很自然的狀態,在日常生活當中,其實到處都是離言說法,你的生活你的作息,你的行住坐臥,所有的因緣,所有的現象,常常展現在你的生命,只是你自己不悟啊!所以你都不是在體悟那個空,你一直在想那個有形有相的東西。你今天所有的事情,都是有形有相的事情,我不蓋你,我有說錯嗎?你今天的事情,都是有形有相的事情。但是你卻沒有辦法體悟到,那個無形無相,它跟有形有相是同時出現的;那個有形有相是事,那個無形無相是理,它是同時的。幸福是有形有相,還是無形無相,幸福這兩個字?「是無形無相」。這樣不對,執著空,這樣不對。給你第二次機會,是有形有相,還是無形無相?「同時」。舉例說明。舉個例子,如果同學是一個很幸福的人,你看得出來嗎?一定可以看得出來,對還是不對?如果你是一個很幸福的同學,來禪心學苑上課,我會看不出來嗎?你幸不幸福,我看不出來嗎?這個很深嗎?會很深嗎?不會吧!所以代表你沒有真正的幸福,所以才看到你有好、有壞嘛!有時候高興,有時候就不高興;有時候笑滿面,有時候苦酒滿杯。一個幸福的人,幸福是無形無相,但是它一定會展現出來,他幸福的樣子。請問一下這很深嗎?有沒有很簡單?就是這麼簡單,為什麼你們要把它搞的這麼複雜,代表說當今的人幸福的不多。幸福真的不多,所以你們很少看到幸福的人。只看到來這邊上課的人,然後各懷心事、各懷鬼胎,然後回去,似懂非懂,得到什麼?什麼都沒得到,只有得到苦酒滿杯。我講這個概念,夠簡單吧!幸福雖然無形無相,但是它一定會表現出幸福,就這麼簡單。所以它是同時的,他不可能說內心很幸福,讓你看起來很不幸,不會這樣子。縱使顏回一簞食、一瓢飲,但是你只要看到顏回,跟顏回聊天,你也可以感覺,他為什麼這麼快樂,你一定可以感覺到。快樂的人,不是只有嘴巴在笑,嘴巴在笑的人,不是真正的快樂;真正快樂的人,是眼睛在笑;真正快樂的人是,全身毛細孔都在笑,我講的不誇張。所以真正快樂的人養的狗,你也可以看得出來,連那個狗都會被它主人感染,我講這樣夠具體吧!我們的心,是怎麼樣的,你知、我知、大家知,對不對?你沒有真正的幸福,其實人家一看你,就知道。你們今天來上課,誰幸福,誰不幸福,我一看就知道。你們的幸福,都是時好時壞,所以那個不是真正的幸福。真正的幸福是,從今之後,我無事可煩,我也無事可懼,我也無事可求,這真是幸福,這才叫做徹底的安心,安心!我的心,不用別人安!你的心,要別人安,就代表你是個不幸的人。你需要別人給你鼓勵、給你安慰、給你支持、或是別人配合你,你心才能夠安,所以說你是個不幸、不安的人,你看到了嗎?所以不要往外求,求什麼?有求皆苦,你看不到嗎?你不可以腦袋一直活在求,然後人家問你說:「什麼叫做般若。」你就說:「緣起性空。」你不覺得很可恥嗎?你有没有精神分裂?你不覺得是個精神分裂的人。

  「無智亦無得」,自性無一法可得。所以懂法,你就不該這個樣子,你這個樣子,你就是不懂法。也就是說你對法,到底在讀什麼?你有領悟嗎?你真的沒有領悟。我會問你們的話,就是代表我也會問我自己,我會常常問我自己。為什麼,我要常常問我自己?因為我問我自己,我才有機會覺悟。我問我自己「我到底想要幹嘛?」這一句話提起來,我就問我自己:「我到底要幹嘛?」我到底想幹嘛!你說,我到底想幹嘛啦!我是想當總統嗎?還是想蓋大寺院呢?還是想成為一方的霸主呢?還是要成立一個宗派呢?還是要去投資理財?還是要去結婚生子呢?還是要名利雙收呢?我到底要幹嘛?你可以假設「你到底想幹嘛?」但是你再問一下,那個東西是真的嗎?那個東西是永恆的嗎?那個東西是真的,你可以得到嗎?你只要這樣問下去之後,你的妄想就會消失,不難啊!你只要問下去,就不難懂。但你們就是不問你們自己,然後就想什麼?小孩不乖,乖一點,乖一點就好了嗎?小孩乖,先生不乖呢?更嚴重!先生乖,老婆不乖;全家都乖,但是六畜不興旺。這樣完了嗎?沒完沒了,所以你的腦袋在想什麼?都沒有辦法究竟、超越,你的想法都是有問題,根本行不通;然後你一輩子,都在想行不通的。你要去想行得通的,你為什麼專門想行不通的?你告訴我,那一個想法行得通,你隨便說一個想法。比如說,同學想要結婚,結婚之後就煩惱無盡。不結婚呢!亦是煩惱無盡。他結婚,不結婚,都是煩惱無盡。他為什麼煩惱無盡?因為他就是胡思亂想,對不對?不管他單身也是胡思亂想,他結婚也是胡思亂想;他生了十二個孩子,他還是胡思亂想;即使當了阿公還是胡思亂想;等到有一天出殯海葬了,他做鬼還是胡思亂想,可怕吧!太可怕!

  你們的想法,那一個想法行得通?所以你到底在想什麼?不是不可以想,要想得可以通的,你不要想那個不通的,你的想法根本就不可行,你是在想什麼?我常常用這個概念,把自己打醒,對啊!我在想什麼?我幹嘛想那麼多!不幹嘛!你說做什麽?一切都很好啊!都很好啊!來上課就來上課,好啊!下課就下課,好啊!一個人就一個人,好啊!一群人就一群人,好啊!沒有人請法,我就喝茶;有人請法,我就回答啊!不就這樣子而已嗎?活著吃三餐,死了就燒掉就好,接下來呢?接下來,一切法不可得,你還要想什麼?我告訴你,接下來,你要想什麼?「請問師父,我們要發菩提心,要有願力,這是方便說,還是一切隨緣就好?」這位大德,我請教你,什麼叫菩提心?就是上求佛法,下度眾生,叫做菩提心,對不對?方便說。什麼叫菩提心?我背給你聽,好不好?「菩提自性,本來清淨。」證得菩提就是證得無所得,希望你悟無所得,可以嗎?知道一切法不可得,所以願意隨緣盡分,隨著因緣去做該做的事,但是一切都不可得,沒有得跟失的心,都沒有這些東西啦,完全沒有這些東西,所以真是這樣的。

  你一定要常常提醒自己,當你在打妄想,當你起煩惱,當你有心事,你一定要當下問自己話,問什麼話?你自己想,問一句話,就把自己當下打醒,縱使沒有打醒,你當下的心可以沉澱下來,不要說起伏太久。我的意思就是說,你比較不會瘋太久,至少吃個鎮定劑。所以你只問自己一句話,這就好比話頭,直接去參。但是我講這個的意思是說,要跟你最親切,六妙門不見得對你親切,但是對誰最親切,對智者大師最親切,因為那是他修行的心得。那一樣的道理,四念處不見得對你親切。那個法對你親切,你自己不知道嗎?我自己的心,對我自己最親切。所以我只知道,是我心迷不悟,我只要心悟、心證就好,是我心迷不悟,我可以心悟啊!我為什麼要心迷?不是這樣子而已嗎?

  你現在的想法,就是讓你心迷嘛,看到了嗎?你就是起很多的想法,來迷惑你自己,看到了嗎?有沒有百分之百看到了?有沒有看到?是不是你的想法來迷惑你自己?是不是這樣子?你的想法來讓自己受苦,你的想法,讓你自己嘗盡無邊的苦惱,只是這樣子而已。方便說,才叫你一心稱名,唸觀世音菩薩,那是方便說啦!你只要百分之百清楚看到,是你心在迷惑自己,不就得了嗎?你還看不清楚嗎?還有什麼好說的,不要再迷自己,可以嗎?聽懂嗎?有沒有那裡不懂的?

  現在問題是「我知道,我的心在迷惑自己,但是我停不下來。」你會不會這樣問?我告訴你,你當然停不下來呀!因為你不是死人啊!我只是叫你說,你的念頭可得嗎?不可得!當然停不下來,因為你有生命在運作啊!你怎會停的下來?只是因為不可得,所以當下那個念,從雜念、惡念、妄念而變成無念,念念清淨,只是這樣子!我不執著它!這樣就能夠身心無住。有時候,你在聽我講課,你要注意聽,不可以聽一半。你當然可以作用啊!只是你的作用不要傷害你自己,幹嘛傷害你自己,只是這樣子而已!而且你傷害自己,有沒有道理?一點道理都沒有,這個東西不是說,你傻傻的坐在那邊念佛,或是什麼都不想,坐在那邊打坐,你這樣智慧能開嗎?你有什麼智慧可言?你身邊這樣的人很多,你不是看一輩子了嗎?看他這樣修一輩子,有沒有智慧?還是依舊沒有智慧。所以實相一定是般若,唯有你的智慧,才能夠解決你的煩惱,你的妄想執著,你的問題,不然什麼東西可以解決?沒有辦法解決。這樣「離言說法」,知道了嗎?

「此一枝法令別行,若能契悟者,便至佛地矣。」這叫做「教外別傳」,你在旁邊寫四個字「教外別傳」。就是這個法,這個「別」,只是說它跟其他的法不一樣,比較特別,這樣了解嗎?只是這個意思,但是還是佛說的法,這樣了解嗎?所以「教外別傳」的意思,有離開法義嗎?有離開法嗎?有離開經教嗎?沒有。你要切記,也沒有離開經教,只是用特別的方法,只是這樣子而已,讓你單刀直入契入,這叫做「教外別傳」。「若能契悟者,便至佛地矣。」見性就成佛啦!六祖怎麼說?《六祖壇經》講這句話:「若識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」。

  佛是什麼?無憂無慮,清清淨淨,就是佛啦!就這麼簡單啦!然後遇到任何的境界,遇到任何的事情,都能夠生起般若的智慧,妙用無窮,不是只有止息煩惱,又能夠生起無盡般若,這才是佛,這才是大徹大悟的人。只停留在止息煩惱,卻沒有智慧,這一種人叫做修定,這種人智慧沒有開。所以有的人修禪定,好像沒有什麼煩惱,同時他也沒什麼智慧。舉個例子,你現在除了睡覺,十八個小時都在念佛,你的煩惱會不會漸漸減少?會。你只要不要出來參加同學會,標會,什麼會,你都不參加,都在家裡念佛,煩惱會不會越來越少?會不會?會啦!但是不用高興,你依舊沒有智慧,遇到境界就要倒。所以有時候,不要誤以為說「現在好像沒有煩惱」,事實上,也沒有智慧啊!如果你要修那個沒有煩惱的,你就關在家裏面,都不要跟人家交際應酬,知道嗎?生活很單純,你就待在家裡面,盡量不要跟是是非非接觸,你就會覺得越來越沒有事。所以不要誤會,只是處於這種狀態而已,只要碰到問題,你就答不出來。很多人學佛,自己有沒有搞清楚?說實在的,那就看他的因緣了!

閱讀 123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五, 22 九月 2017 23:57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