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9 一月 2023 14:09

暢談六祖壇經(1302)妙不可言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諸人還識否?神會出曰:是諸佛之本源,神會之佛性。師曰:向汝道無名無字,汝便喚作本源佛性。

  六祖故意考驗大家,問「諸人還識否?」看他們的悟境,看他們怎麼回答。「神會出曰:是諸佛之本源,神會之佛性。」神會又犯了同樣的錯誤:六祖講「無名無字」,他卻又在背書,講這些概念。神會講得沒有錯,錯只錯在他不悟。所以,你講的話都對,我不見得會高興。你只是背出來而已,就像鸚鵡學人學舌,並不代表你領悟了。

  「諸佛之本源」指的就是你的心。《金剛經》曰:「一切諸佛,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皆從此經出。」「皆從此經出」,指的就是心,即:三世諸佛,皆從此心出。悟到你的心,你就覺了,般若智慧不就由此而生了嗎?所以,不要只有表面的解釋,說:皆從《金剛經》出,或從般若經出。皆從此心,皆從自性而流露出來,自然現前。你要悟道,要成佛,你就要知道本源。本源就是心源,一切的源頭就在你的心。

  純粹從文字上的應對來看,神會回答得相當地好,但是六祖不認可他,因為他是內行人。神會說「神會之佛性」,六祖可以反過來問:「什麼是佛性?」或「你把佛性拿出來。」或:「眾生皆有佛性,那麼你用用看。」你學佛學久了,回答迅速,也不代表你懂。你以前不學佛法就算了,自從學了佛法之後,說出來每一句話都對,但其實你都不懂,因為你會掉入一種知識的陷阱。你學到很多知識,回答的也是你的知識,而非你的本性。

  六祖大「師曰:向汝道無名無字,汝便喚作本源佛性。」神會來見六祖時,就顯示出他反應很快,是個很聰明的人。但是,佛法不是講聰明,而是智慧。智慧即凡事要恰到好處,而不是強出頭。佛法不是你學來的知識,也不是回答你所學的知識給人聽。比如,假設你是父母,你不會叫孩子解釋什麼是孝道,他直接展現出孝道就好。


  六祖講得很直接:「我分明跟你講,它無名無字,你偏偏要講本源佛性,這還不是名字嗎?」只要你一開口,可能就是錯,因為你一開口就會掉入名相,語言就是一種名相。有幾個公案可以解釋這個問題,它是不可言喻的,即:你用語言、譬喻來形容它都是不對的。比如,世尊在靈山會上拈花,迦葉微笑,默默無語就講完了。世尊傳法給迦葉,以微笑來印證。再者,達磨祖師對三個徒弟說:「你們都跟我學一段時間了,你們談談自己的體會。」結果,一個得到皮,一個得到骨,只有惠可得到精髓。得到皮和骨的人,就是把他們的心得感想用語言來表達。只有惠可向前,向達磨祖師一拜就後退了,代表這些都是不能以語言來表達的。

  不過,你不能說:「我知道這兩個公案,以後別人問我,我也不要講話。」你也知道自己不懂,只是學別人不講話。到底怎麼分辨呢?內行人才知道,你不用去探討這個問題,你開悟了就知道了。我們辦禪七,最後一天,我在黑板上寫六個字︰「天亮了,去做事。」你說怎麼講?你說怎麼做?去做事吧!該做什麼,認真去做,不要計較,不要執著。去做,水到渠成就悟了。就這麼簡單,再怎麼講都沒有意義。

聞後思惟:你能直截了當去體悟你的心嗎?

 

閱讀 348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, 09 一月 2023 14:24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