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六, 28 一月 2023 08:46

暢談六祖壇經(1312)夢中修行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那一天,有一個同學跟我講:「每次我媽媽跟人家講我很孝順,我都覺得很丟臉。」我問:「你為什麼覺得很丟臉?」他說:「我根本就不孝順,我媽媽卻到處去講。因為我聽了師父你的課,我很清楚我不夠孝順。」我說:「不錯啦!媽媽說你孝順就好了。」其實,我講這句話也是真話。報紙上,只要發生車禍,新聞記者都會報導:「有個孝子今天發生車禍。」從父母的角度,那只是一種形容,並不代表他真的是一個孝順的人。同學也很坦白地跟我講:「師父,我聽你的課很慚愧,你叫我們真誠待人我都做不到,何況發菩提心。」真誠待人還不及救人,這是沒有人能強迫你的。

  修行,你在做什麼?是在練功夫嗎?還是從你內心的世界徹底覺醒過來呢?大部分人都是坐著練功夫,但內在還是覆蓋自己很多缺失。這樣有用嗎?所以,我不太願意從修行的形式來談,因為修行的形式太多了,幾乎很多人也都會了。其實,關鍵就是要坦白從寬。不對自己坦白,你怎麼會開悟呢?我的心病,我知道。應該怎麼去除它?就是要透過般若。

  第四種心病,叫做無際。無際的狀態,表面上好像心念沒有什麼活動。空亡無際是一種最大的陷阱,即你修行,不管以什麼方式,修到一段時間,你會發現你的心很平靜,你的念頭起不來。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這樣的經驗,當他忽然產生這種狀態,他會以為他開悟,以為他見到佛性,以為這就是菩提自性本來清淨的狀態。這是最大的誤會,這一種狀態叫做空亡無際。

  一灘死水,會生蚊子,死水就是起不了作用。修行人最怕生起這種狀態,尤其是喜歡打坐的人。有的人打禪七,有時候連一炷香都坐不到。但是,打到進入狀態,你叫他起來,他都不肯起來,這樣是不對的。坐不住,叫做厭;不起來,叫做貪,都不對。我們應該不厭亦不貪。所以,當你修行處於這種狀態時,你要察覺並馬上生起觀照。修了很久的人,得到這種滋味,他想稍微嘗試一段時間。就像常常做惡夢的人,突然做個美夢,雖然知道是夢,但也想再夢一下。

  第二種狀態,就叫做獨頭無際,在唯識中就叫做獨頭意識,不需要借助任何因緣,這就是做夢。會做夢,就代表你還是凡夫。修行人是容許做夢的,但是要在夢中用功。比如,你雖然做夢,但是你夢境當中都是在修行,這是可以的。要達到這種狀態並不簡單,假如你的心平常沒有在法上,夢中你是不會修行的。白天,你的心都放在法之上,你晚上才會夢到跟法有關的夢境。但是,這還是叫做無際,因為聖人無夢。

  你自己知道自己的狀態就好了,如何慢慢去突破,那就是你自己的功夫了。你現在在夢中都在做什麼?如果你都夢到你在上《六祖壇經》,那就對了。你夢到我在跟你講話也可以,但是你夢到我在罵你就不太行了。反正,我們當下就是在夢中修行,你應該看清楚。

聞後思惟:你的心是否百分之百放在法上呢?

 

閱讀 895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, 28 一月 2023 08:55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