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三, 28 六月 2023 08:00

暢談六祖壇經(1377)聞聲而悟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你跟別人講話,你能夠百分之百聽懂對方的意思嗎?你只要有你的想法,你就沒辦法做到。我這一輩子就只修跟人家講話這一個法門。你們以為我在開玩笑,其實不然。《楞嚴經》中的二十五圓通,即每一個人開悟的切入點不一樣。第一個弟子憍陳如報告,他是從聲塵契入的,是聽聞佛世尊說四聖諦。最後一位弟子則是耳根圓通,因為聲音要透過耳朵。為什麼一開始講聲音,最後講耳朵?《楞嚴經》就是指出眾生透過聲音與耳根最容易開悟。聲音可以讓你開悟,你有好好聽人講話嗎?你用什麼心態來聽呢?你在聽的時候,有沒有把意識放下呢?有人聽我講,以為沒有人這麼講修行。其實明明就有,只是一般人不用在生活,不會將法義與生活打成一片。

  你聽人講話,聽不出他真正的內涵,那你聽佛開示就一定聽不懂。關鍵不是在於佛比較高明,或眾生比較差勁,而是在於你的自我意識。你不要以為你來聽我上課叫修行,你下課之後聽你先生兒子叫浪費時間和生命,那是你不會修。會不會修,其實不是指對方,而是指你自己。你會聽課是你自己,你在家會聽家人講話,也是你自己。

  日常生活,上班也好,下班也好,人不可能離群索居,人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一交談而產生的誤會及排斥。當然,講話亦是來自於觀念。你講話與人不合,你的人際關際就不好,你要度眾生也不用談。但是,你沒辦法察覺到:「為什麼我跟別人講話不融洽?為什麼我跟別人講話容易爭辯?為什麼我跟別人講話總是不歡而散?為什麼我跟別人講話不容易改變對方?」這些概念都是你的障礙,一輩子皆是如此。縱使學佛法,你還是這種腦袋。

我們這個世界,耳根聲音最好修。雖然你的眼睛也是很敏銳,但它卻不能穿牆,而牆外有人在講話,你卻聽得到。你的眼睛可以看一百八十度,卻不能看三百六十度,你看不到後面,你的耳朵卻能。再來,你的眼睛有距離,耳朵聲音的距離要遠得多。所以,你的耳根比你的眼睛涵蓋的範圍要大。

  自從我講過《楞嚴經》之後,我就專門修跟人家講話。任何人跟我聊天,我都很認真地聽他講話,不管他談得有水準與否。我所謂認真,即我很誠懇地聽他講。我並不排斥他講話的內容,不管他講什麼,也不排斥他講話的口吻及態度,所以我會好好聽他講話。看電視亦複如是,因為看電視也會聽到有人在講話。你們如果會修,就是這樣修。

  你的問題在於:第一,你有你的想法;第二,你在跟人講話之前,你已經對他有成見了。比如,他是個什麼人,你已經有定義了,這叫做意識心。比如,他是一個怯懦的人,或是猶豫不決的人,或是一個隨和的人,或是一個不好相處的人,或是一個不誠懇的人,你已經有了你的自我意識。你對你欣賞的人有好感,對不欣賞的人有偏見,這個概念很難突破。你內在有想法,你外在對那個人已經有一個記憶的模式,你就不知道要跟他講什麼。

  無我,你做不到,但是無常,你卻可以有所領略。你每次跟人講話都是第一次,因為你也無常,他也無常,所以每次講話,你們都是全新的第一次接觸。你不要有過去那些舊有的模式。你這樣來講話聊天,感覺會不太一樣。

聞後思惟:聽人說話,你願意百分百放下你的成見嗎?

 

閱讀 347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