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一, 07 八月 2023 20:14

暢談六祖壇經(1392)超越善惡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《楞嚴經》要我們離心意識,因為意識一定是因緣法。你用因緣法,想要契入那個不生不滅,你怎麼想都沒辦法想,因為這是不可以用推理的角度去推的。你只知道不要執著善與惡,你卻不瞭解不思善不思惡的狀態,你不要誤認你懂。

  在日常生活之中,你要先把善惡的概念在你的心中打破。但是,打破這個概念之後,你不可以善惡不分。佛說:「世間說善,我就說善;世間說惡,我就說惡。」大家有一些共識、法律以及道德規範,這都是隨順世間人的概念講的。你活在世間,你要配合世間。在你自己修行及體悟當中,你的內在要離開善惡。但是,你不要輕易跟一般的人講這樣的道理,他不太容易懂,你也很難講清楚。如果他認同,從此沒有善惡,那就壞了;如果他不認同,他就會跟你辯。你還是要講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」,只是六祖講的是第三句話「自凈其意」。前兩句是有為法,第三句是無為法。

  以善惡來點出,但是你不要只停留在善與惡相對的概念。只有打破相對,超越相對,你才能夠活在絕對,又不執著那種絕對。如何依此生活?如果你用「屏息諸緣,勿生一念」,你會認為你做不到。家中有沒有經可以念?我念得很高興。對這一種相對的概念,你可以清清楚楚看得到,二六時中,你時時刻刻都活在相對,所以你習慣靠邊站。

  要打破這個概念,你一定要先領悟。你對好人會不會尊敬?你對殺人犯會不會尊敬?如果你只尊敬好人而不尊敬殺人犯,你就是善惡都思量。善惡的概念,如果問你一些尖銳的問題,你就沒辦法接受。善與惡,我從兩個角度來講:一,是自心起分別;二,是世間的共識。不論是哪一個角度,皆統稱為意識。就像在我們這邊是一夫一妻制,但是在其它國家不見得是如此;有的國家反對同性戀,但有的國家又支持。我們爭對錯有意義嗎?

  有一個居士問我:「師父,我有一份反對同性戀的手冊,不知道你要不要簽?」我說:「重點不在於我要不要簽。換我問你一個問題:是同性結婚比較快樂,還是異性?你怎麼講都不對。所以,重點不在於同性還是異性,而是你們能幸福嗎?」比如,你反對人和巴黎鐵塔結婚嗎?簽與不簽都是戲論。有時候我們把它搞錯了,我們的重點到底是擺在哪裡?爭了老半天,卻不懂得問題之所在。

  我這樣問那位居士,他答不出來。他說:「師父,如果每個人類都同性結婚,人類不是要滅亡了?」我說:「你自己都不同性結婚,都要生幾個,人類怎麼會滅亡呢?」也曾經有人問我:「師父,如果每個人都出家,人類不是會滅亡嗎?」我說:「可是你就不出家啊!」我的意思是贊成還是反對?你不要把我推入陷阱,這不是贊成與反對,亦無關善與惡。

聞後思惟:如何打破善惡的對立?

 

閱讀 343 次數
DMC Firewall is developed by Dean Marshall Consultancy Lt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