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二, 26 九月 2023 17:53

暢談六祖壇經(1452)離相離空

作者  禪儒達觀 整理者:心燈 讀誦者:心音
 

  外於相離相,內於空離空。

  一般人是執著外面的現象。如果透過修行,你漸漸不執著外面的現象,反而會執著內在的現象,這就是陷阱。「外於相離相,」不要執著物質;「內於空離空。」不要執著精神。總而言之,物質、精神皆不可以執著。用佛法的概念,就是外不執著於色法,內不執著於心法,故「心色兩忘」。

  其實,不執著物質是比較簡單,不執著內心的狀態很困難。為什麼大家沒有辦法像六祖這樣修?因為我們都被自己的心打敗。為什麼有人貪圖那種境?那就是掉入「內於空」,在執著那個空。所以,外要「離相」,內要「離空」,身心境不可執著,連不可執著的概念亦不可執著。就好像你們吃素,說:「修行又何必吃素?」一樣的道理,不修行又何必吃葷?講起來也對。那你是在講什麼呢?「修行又何必出家?」那你為什麼一定要執著在家?講起來也對。「自己一個人真好,兩個人也不錯。」很多種概念,你只要稍微一講,一定是執著。法義要講得圓滿是不容易,但是法義可以講得圓滿,聽的人要聽得圓滿更難,沒有人知道你聽到這句話是怎麼解讀的。

  看得到的即「外」,看不到的,即「內」;看得到的叫事,看不到的叫理;看得到的叫相,看不到的叫性。二者同時呈現,說二,方便說;說一,勉強說。到底幾個?你最好不要講話,你說就不對。你不要玩文字遊戲,在你還未悟道之前,你不要輕易覺得你可以離兩邊。

  我習慣觀察我自己,常常看到自己在執著什麼,或是否察覺到自己落一邊。法告訴我內涵之後,接著我就應該回歸自己,我就去觀察。你做很多事,但是你都在執著。同學問我:「當放不下的時候怎麼辦?」我說:「當放不下的時候提起來。」提起及放下其實是同一件事。

  「師父,我情執很重怎麼辦?」提起來。「師父,我沒有愛情會死。」那你就好好去愛。這就是修行。「師父,不賺錢我會死。」你就好好賺。「好好」二字有很深的內涵。「師父,我生病怎麼辦?」你就要好好體悟生病。比如,我要愛情,這就是事,即是現象界的。「好好」即是理。理事本來就在一起。離開事,理叫做空談,一點意義都沒有。理中有事,事中有理。依理成事,依事顯理。你所有的問題皆如此。你一定有你的執著。問題在於,這一件事,你如何去突破。所謂突破,不是不管它,而是提起來,叫做「好好地」。「師父,我不能出家。」你就好好地在家,僅此而已。

  「面對」還不足以形容「好好」,那是看得到的現象。「好好」是由內到外:第一個「好」即言行,第二個「好」即意念。愛一個人,你要好好去瞭解他。他內在在想什麼,他的苦、樂,他的需求,他的障礙,以及他要做什麼,你都能夠知道。縱使他做錯了,因為你不太可能嫁給聖人,人非聖賢,孰能無過,你應該體諒他的過失。體諒還不夠,體諒只是消極,你應該積極地鼓勵、安慰、啟發、提升。沒有耐性,你就會破功,會露出你的狐狸尾巴,你就一事無成。

聞後思惟:你願意好好做每一件該做的事嗎?

 

閱讀 825 次數
DMC Firewall is a Joomla Security extension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