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集,我們談到了世間的現象對一個人的影響,第一是身份,第二是財富。我們接著來談:
第三,背景。身份是出身於什麼家庭,背景則是一個人過去的經歷,他到底有不可告人的秘密,比如,他曾經作奸犯科、殺人或打父母。只要有人知道你過去的背景,對你的影響就會很大。就像有的人有前科,連社會或企業都不見得會被用。
佛門中,有兩種人最容易開悟,大善與大惡。有一個關鍵,他要壞很壞,但是他要改過,他的心會下定決心。你的內在如果魄力不夠,你不容易成就。你過去做過不好的事,分兩種情形:第一種,勇敢地跟別人說;第二種,過去就過去了,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,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。知錯能改,則可以展現出新的因緣。
第四,實力。假如前三者你都不好,擁有實力,你也可以起來。實力分強與弱,實力是綜合體,不是指某一方面,那是專才。我過去在公司當主管,應徵都只問一個問題:「你有沒有實力?」他說有實力,我就說:「你講給我聽。」一般人都講得不太好,所以很少被我錄取。我不問他工作經歷或學歷,一般人聽我這麼問,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比較恰當。這就是考一個人的反應,反應就是實力之一。一般人講出來,我說:「你講的是專長,是才華。我要聽的是實力。」
你教你的孩子,要教兩個:術、德。德是會做人,術是會做事,就是要培養他的實力。那一天,我看一個電視節目:有一對年輕父母,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。父母很開明,跟孩子說:「你們的爸爸媽媽不是來自于顯赫的家庭,沒有很多錢,也沒有雄厚的背景。爸爸媽媽能給你們的只有兩個字:栽培。」這樣的父母,在社會上算是很用心了,也很了不起。
重點在於,不是父母指定孩子去學,而是孩子們想學什麼,父母也陪著他們學。這樣學雖然是很好,但不見得能夠讓孩子建立真正的實力。比如,一台車有四個輪胎,我也很清楚這四個輪胎,我把這四個輪胎打氣打滿,我的實力就滿了。有的人到山上學功夫,師父也會教他,但學功夫不只是有技術,而是要有實力。實力就是一個結果,這是從因緣來的。你要具備什麼因、什麼緣,才會有實力呢?你們已經沒有機會讓父母栽培了,所以請你們好好栽培自己,就是自己要知道如何學習,這樣你所學的才能夠扎實。
我也很想教這種課,就是沒有人要讓我教。實力不是單項,而是全方位的。如果你的內在有所偏執,你就不可能全方位。比如,會寫書的人,不見得會教書;會寫書、會教書,不見得會依教奉行;會寫書、教書、修行,不見得有辦法幫助別人。佛就是全方位的。你栽培你的孩子或你自己,你還是要這樣栽培,這就是我所說的實力。
你雖然現在沒有實力,但沒有關係,因為這樣你才不會傲慢。從現在開始好好去學習。
第五,學問。學問有高有低。要完成一件事情要看因緣,因緣不具備就不能成。
第六,專長,這較偏向於專業知識,一般的人不見得有專業。這時候,你應該補強你的實力,因為實力是整體的。
聞後思惟:你懂得如何栽培自己嗎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