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明
週四, 15 十月 2015 09:21

傳心法要講記-04

作者  釋達觀 / 講述  無念齋 / 整理



            有的同學可能會感覺,師父的進度好像很慢。我們聽課總是希望趕快把課上完,大家常常會掉入這樣的陷阱,重點不是趕快把它上完;而是怎麼樣你才能聽懂而獲得啟示。比如你現在到書局去買一本老子《道德經》,你趕快把它看完,但是你看完之後,你能悟道嗎?能跟老子相應嗎?還是你仍是原來的你,除了多一點知識其他都沒有改變?聽課最主要是你要能聽懂,而且你有可能聽一節課就懂,不見得要全部上完你才能懂;但是對於一個聽不懂的人,他即使再上第二本,他可能依舊是不懂。關鍵在於他只想把一件事情做完,我們不是要把一件事情做完,而是要把它做好;我們不是要做完一件事,而是要做好所有的事。我們不是要敷衍一個人,而是要善待所有的人。真懂這句話的人他會成功,這句話你能做到你必然開悟。請把握當下,當你能真正把握當下的時候,你就能洞然明白。當菩提達摩祖師跟慧可說,你把心拿出來,我替你安的時候,慧可當下就迴觀返照觀察他的心。有的同學在我回答他問題時,他不會做這個動作,我作一個示範給你看同學都怎麼回答?「你業障重不重?」「重!」「把業障拿出來我替你消」「業障沒辦法拿出來。」當回答問題的時候,你要直接回歸你的心。迴觀返照是什麼障礙著你?你會馬上返觀你自己的內心世界嗎?我們一般不是急於想聽對方告訴你答案,就是急於回答跟解釋,而不是當下回歸看自己這一顆心。慧可講:「覓心了不可得。」祖曰:「我與汝安心竟!」這句話是菩提達摩祖師跟慧可印證說「沒錯!沒錯!」

            我們現在每個人心都不安,每個人都有煩惱,但是問題要怎麼解決?我們應該去找心,就是去觀察你那一顆不安的心,到底是有?還是沒有?如果有,我替你處理;如果沒有,那不就當下心安好了!我們對很多的事情可以說都是錯覺,從頭錯覺到尾,在還沒開悟之前,我們的內心世界沒有正知正見,只有錯誤的想法,所以看這個世界就會產生錯誤的看法;也必然產生錯誤的做法;語言產生錯誤的說法;最後產生錯誤的人生,所以說從頭錯覺到尾。我們凡夫一定是錯覺,譬如,你有沒有煩惱?「有事情的時候就會有煩惱!」有沒有心事?「有!」我現在證明給你看,證明那是一種錯覺。你有沒有看過水中的月亮?「有!」水中有沒有月亮?「水中沒有月亮,但是有月亮的時候,水中會有月亮的影子!」水中實際上沒有月亮,但是卻有月亮的影子。你的心事,你的煩惱,其實就是你心上的影子。但這個影子並不是真實的,如果是真實的,你把它拿出來讓我看?正如同水中的月亮,你撈得起來嗎?你走出來把黑板推過那邊,回頭看一下,你看到什麼?「觀自在!」她整體的名字叫什麼?觀自在菩薩,也叫做水月觀音。那個圓形的代表月亮,代表水中的月亮,有沒有聽過水月觀音這個名字?「有!」你悟到什麼?「水月!」觀世音菩薩知道水中的月亮是假的,從此之後她就自在。外境都不是真實的,不論別人怎麼糟蹋你,侮辱你,或是誘惑你,都不是真實的。你不要覺得這邊看起來很好看很善良,那邊看起來很凶很惡,你的內心就受到影響,他們都不是真實的。世間的一切,都是如同水中的月亮,雖然有形有相,但不真實,所以從此就是觀自在菩薩,從此就能隨緣自在,隨緣應化,這個就是水月觀音的由來。水中的月亮,你不可以說它有,它是有月的影子,但這個現象不是真實的。現象雖然不是真實的,但是有它的作用。身體是假的,你要會用你的身體;茶杯是假的,你要會用茶杯。世界上所有的一切,沒有一件事情是真實的,但是你會用嗎?這個會用就是一種智慧。

            當你安慰別人的時候,別人會不會這樣跟你說:「哎呀,你又沒有家庭,所以你不知道有家庭的甘苦,你沒有結婚,所以你才會講那些風涼話,你又沒生小孩,所以你不知道做父母的辛苦。」經驗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被自己有限的經驗局限住。而且很多事情不需要經歷,死亡可以經歷嗎?有的東西不是你經歷過你才能懂,世界上有很多的道理,它是可以聞一知十的,就像我們俗語講:「一理通,萬理徹。」孔子也講:「吾道一以貫之」,你是能貫通的。要跟大家講清楚這些是錯覺,其實很難形容。我看過一則故事,故事是說有一個先生,他離家已經十幾年了沒有音訊,有一天回到家,就看到有男人的鞋子脫在房間外面,以為太太跟別的男人有所茍且。當太太把房門打開的時候,他二話不說,就推他太太一把,結果推得太大力了,太太頭撞到牆當場就死了。那個他懷疑的男人出現了,那個當年抱在懷中的男孩已經長大成人了。你不要覺得這只是故事而已,我們人生有很多的事情都是錯覺─誤會,你不了解你有時就會預設立場,憑感覺誤判。在現實人生當中,我們大部分人都活在錯覺裡面。只要有錯覺,你必然會生起煩惱。我上課常叫幾個同學,我是不是對那幾個同學比較好?「應該不是!」那我對他們是什麼態度?我常常叫你,我對你沒什麼意思;我從來都不叫你,我對你也沒什麼意思。我可以對你有意思嗎?我只要對你有意思,我的心就不清靜。大家要好好去觀察,錯覺一產生,煩惱就生起,苦不苦?很苦!你們常常希望別人對你好,我告訴你,別人對你好其實是一種負擔,一種包袱,你會對對方產生牽掛,你可以體悟「君子之交淡如水」嗎?

            你現在想要修行,你必然要經過煩惱,為什麼?因為沒有煩惱你根本不會想修行,沒有問題你不會想去找解答。就是因為我察覺我有煩惱,我有問題,我才會思考,想去找解答。不要害怕煩惱,在順境好修行嗎?在順境沒煩惱嗎?一個想要追求真理;想要修行;想要覺悟的人,根本無須害怕煩惱。因為沒有煩惱你是不可能覺悟的,就像沒有淤泥是不可能長出蓮花的。當我在問你說,你有沒有煩惱?你不可馬上輕易說「有」,也不可以輕易說「沒有」,應該深深去察覺你有很多很多的煩惱。就是因為你懂得深深去察覺,才會激發你想要去探求突破煩惱的智慧;煩惱是一個很重要能催促你修行覺悟的因素。很多人害怕煩惱,譬如,現在講的這個《傳心法要》,都有錄影,不過有影像卻沒有文字稿,文字稿本來麻煩一位同學幫忙做,但是前幾天那位同學跟我表白說:「師父,我實在是沒有辦法。」我跟他講:「沒關係,你現在上了年紀,看電腦謄文字稿很累,依你身體的狀況,這個事情不太適合你做。」你反應你的問題,我不會責備。學佛不用談的那麼高深,我們就從把手上的事情做好開始,我們上論語的意思,就是要從做人做事開始來學起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一般的人知道自己有煩惱,但一般人從來都不想去面對跟解決。一般人會這樣跟你說:「師父,只要是人就有煩惱!」他這句話的意思是說,根本不可能沒有煩惱,煩惱根本不可能解決。這就是一般人潛意識的想法。你鼓勵他離開煩惱,教他放下煩惱,他常常跟你這樣回答。這個概念就如同什麼?「師父,只要是人就是自私的,人不自私,天誅地滅,誰能無私呢?」一般人的內心世界其實早已把自己判刑了,判什麼刑呢?無期徒刑!意思是說他這輩子不可能沒有煩惱,他這輩子將終身監禁在煩惱的牢籠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你應該去覓心,你應該去觀察你那顆被不安煩惱、恐懼害怕等等所纏縛的心。觀察這些心理現象的活動,觀察它到底是怎麼回事?有的人天生就有強烈的恐懼感,他縱使不做虧心事,他半夜還是怕鬼敲門,雖然俗話說:「白天不做虧心事,半夜不怕鬼敲門」,有的人沒做虧心事,他還是怕鬼啊。你在怕什麽?其實你也不知道啊。你會跟我講說:「師父,我怕人!」沒錯,你是怕人;「師父,我怕鬼!」沒錯,你是怕鬼;「師父,我怕蛇!」沒錯,你是怕蛇。你還怕什麽?「師父,我怕窮!」是的,你是怕窮,你真的怕窮;「師父,我怕沒人要!」是的,你是怕沒人要。不用否認,一個人要是很沒人緣,會不會很痛苦?他肯定會很痛苦,不要說人家愛不愛啦,只要沒人緣,下課所有的人都不跟你講話。我以前就是那樣沒人緣的人,在讀書求學的時代,很少跟同學聊天,就這樣度過求學的漫漫時光。在那段日子裡,我內心一直很挫折,我一直在觀察,爲什麽每次下課同學都不找我玩?不跟我聊天?我一直在觀察找答案。爲什麽?是不是因為我沒錢請他們去福利社吃喝玩樂?還是我不會故意扮小丑取悅他們?或是我不會吆群喝眾,收攬人心?我一直在觀察我自己,我走不出來。後來我終於發現到,原來我掉入一個陷阱,就是國中時代在讀國文的時候,因為常常看到古代那些文人雅士,他們都有字有號,什麽李白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啦,所以我國中時代就為自己取字立號,那個字號我到現在都還留著。你知道我取什麼字嗎?「騰空!」意思就是要效法聖賢。這代表我以前的內心世界很高傲,很看不起這群小朋友,我掉入那個陷阱。所以我每次寫作文都長篇大論,老師看到都問我:「你去哪裡抄的?」我說,沒有啦,我自己寫的。同學偶爾來跟我聊天,我第一句話就這樣問:「讀聖賢書,所學何事?」人都跑光了,沒有人再跟我聊天,因為跟我聊天太無趣了。這就是一種陷阱,想法自認成熟,讓自己失去了童年。你應該去觀察你那顆心,但是你看到什麼?你現在所觀察到的那些心理現象,心理活動,那些作用,它統稱叫妄心,它是虛妄不實的。我們現在講這個課的方式,其實已經進入禪修的狀態了,你們知道嗎?為什麼我說你的心不是真實的?「因為心是幻化無窮的!」你不好的感覺會不會常在?「它是變來變去的。」如果你那顆生氣的心都不會變化,你早就氣死了,如果你那顆興奮的心都不會變化,你早就高興死了。生氣的心,不是永恒的,那興奮高興的心,也不可能常在。當它不在的時候,它去哪裡呢?那個心去哪裡?「不知道!」就代表它根本沒有去哪裡。它根本沒有去哪裡。來,你把燈關一個,「光明去哪裡?」打開,「光明從哪裡來?」你只要能夠答得出來,你就能悟道。但是我剛才已經跟你講,既然你不知道去哪裡?就代表它根本哪裡都不去,「無來亦無去!」它不是真實的,它沒有來去。舉個例子,做夢了,「夢從哪裡來?」夢醒了,「夢到哪裡去?」你根本不用探討這個問題,為什麼?因為它是夢,它不是真實的,它沒有來去。我們現在在上課是不是真實的?我們現在在上課就是一場夢。那你準備死去哪裡?西方極樂世界在哪裡?人為什麼會不斷地投胎,為什麼會不斷地輪迴?因為你在找去處!同理可証,你也一直在找來處。因為你有來處,所以必然有去處,所以你往生之後,你也一定在找那個去處。你永遠都會活在來來去去,所以廣欽老和尚才說:「來來去去全事情,沒來沒去沒事情」。我們事情多不多?多!你這樣來來去去,不但忙死你了,也累死你了,佛學的名詞叫做塵勞,你真的很累。你去觀察這顆心,你才能知道它是不實的,是變化無常的。這個概念大家都知道,但是不貼切,我們講個貼切的,你今天你看過我幾次?「N次!」要不要加平方?N次這個答案是不正確的。再給你另外一次機會,你看過我幾次?「無數次!」妳再講就要罰站了。換你用同樣的問題問我,「請問師父,您今天看到我幾次?」我第一次看到你!過去的你已經不存在了,我今天第一次看到你,這是無常!

             對無常的概念,你們會覺得已經懂了,但是我用這樣的問法,你就答不出來,你就答錯。我們每次見面都是第一次見面,所以我們每次看到同學都要充滿什麼?充滿新奇!知道嗎?噢,好新奇啊!但你們不是,你們看到同學都不看他,禪心學苑的學生都老神在在,來上課都不看人家,已經看好幾十年了,有什麼好看的,對不對?第一次見面哪,拜託,稍微看一下。像我最近比較有皺紋,頭髮比較白,你看到嗎?你會這樣看無常嗎?這是無常!有的同學會這樣告訴我:「師父,心再怎麼看都一樣啦!」甚至跟我講說:「師父,念佛再怎麼念都是一樣。」你講這個話對嗎?每一句佛號都不一樣,每次觀心都不一樣,這就是無常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接著,你會看到一個答案,它根本是沒有形象的,你內心世界那些東西根本都沒有形象,它不是一個具體的東西,它是隨著你個人的錯覺來決定它的。這個錯覺用佛學的名詞講,就是妄想、執著、分別,它沒有具體啊。就像我常常跟同學講說,傷到你的自尊心,有具體嗎?舉個例子,比如說我現在罵她,我罵她王八蛋,包括我罵她的這句話都沒有具體,因為我罵完她,這句話它當下就消失,當我說王,這個王馬上就消失,王、八、蛋,罵完馬上就消失。你都沒這樣看到嗎?《楞嚴經》用一句話形容:「當處生起,隨處滅盡。」也就是說當我講出來的那一剎那,它同時消失。你心裡的這些現象,譬如恐懼、煩惱、不安,其實它本來是沒有名字的,是人類賦予它一個概念,然後為它取個名字,替它安個假名,真實來講它沒有名字。就像我叫某甲,他就站起來,然後他被我罵,我罵說:「某甲是你嗎?你站起來幹嘛?」有時候是在開導你,但是平常應對進退,你就按照規矩來,你該怎麼回應,你就怎麼回應,它真是沒有名字。所以《道德經》講: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意思是說,這個名字假設可以取代,可以變化,它就不是一個永恒不變的名字。我有俗名,出家後有內號跟外號,我的外號叫達觀,內號叫騰空,你不知道我的名字,可以叫我師父或是法師,或是叫老師,如果你還叫不出來,你就叫我eh,我就知道你在叫我。eh也是一個名詞,我會跟你回應,我一定會跟你講說「大德!」這個時候你要去證明它無實,它真不實在!

              很多人小時候心理受到了創傷,這些創傷在他心裡埋下很深的陰霾,長大之後,這些陰霾有的人一輩子都不能解決,要透過心理咨商輔導,甚至透過催眠,才能漸漸去除內心這些傷痕。如果今天你能深入了解禪,深入了解你的心,你是有能力當下就解決的。當你能夠徹底明白,一切都是虛幻無實的那一剎那,你心裡累積多年的創傷,會一下子就消滅無蹤,你即時放下了,這叫頓悟。但是你慢慢接受輔導,慢慢接受治療,慢慢復原,這叫漸修。頓悟漸修都有它的作用跟功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你開始找心,透過觀察,你得到一個答案:「覓心了不可得!」我們在看公案,常常看到人家講一句話,這句話的背後,他要累積多少的修行,才能有這樣深刻的體悟啊。所以我們在看經典,或是看公案也好,你不要單純解釋它,你若單純解釋它,你是隔靴搔癢,永遠不知道人家到底是怎麼領悟的。大家學佛修行那麼久了,有沒有這樣從頭徹尾去找心呢?這個你不可以把它當成上課,這個是你自己回家,你就應該這麼貼切的從頭到尾,徹底去找,如果你把這個當成上課,講義抄完之後,你回家不這樣作,那是不會有力量的,你還是會隨著妄心的業力去造作,你不會有力量。你先把妄心了解清楚就好,因為妄心跟真心是有關係的,這兩個沒有辦法拆開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我說內心不安有一個潛意識的因素,就是每個人的內心世界都是有所求。你過去不明白你內心有所求,你認為有一個東西可以得到,所以每個人都把自己搞的很累,不知為誰辛苦為誰忙。但是如果你今天已經知道「了不可得」,你有所求的心應該死了,你可以死心了嗎?還是要繼續折磨下去?就像水中的月亮,再怎麼求,水中的月亮也不會跳出來。一樣的道理,你再怎麼求,你就是初一十五,每天按三餐拜,你也沒辦法萬事如意啦,那你幹嘛騙自己?我常常看到一些信徒,他們的誠心讓我們讚歎,問題是沒有智慧。這個用勸的沒有用,這個是要你自己去看,去體證,你體證到之後就無所求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請問師父「為什麼淨土宗,教人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?」答「這是鼓勵的話,是跟你說有個目標,你了解嗎?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反而是越無求,越能往生。」我問你一個問題,六祖去見五祖弘忍,五祖問:「你為何而來呢?」六祖說「唯求作佛!」六祖難道不知道佛不可得嗎?為什麼還要求?不要被文字所迷惑。文字是假名字,「但以假名字,引導於眾生」,六祖表面說他要求作佛,其實他的內心世界無所求。六祖講「無相、無住、無念」,又講「自性無一法可得」,所以不要被文字迷惑了,你要知道它真實的旨意。一般人剛開始學佛修行,你要跟他講一個目標,他有一個目標才有個修行的方向,就好像我跟你講說,唉呀!你要好好地去找你的心啦!你的心就是一個目標跟方向,去找就好,但是不要執著。隨緣盡份,卻沒有一件事情執著,當你體察到這裡的時候,菩提就出現了,就覺悟了。

修行沒有所謂結果的,過程就是結果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這一個過程,我把它叫做修行覺悟的過程。修行沒有所謂結果的,你不要掉入結果,過程就是結果,你不了解過程就是結果,你必然會掉入未來心,你一直在期待未來的事情,你一定會掉入這個陷阱,但如果你明白過程就是結果,你會活在當下。當下不是現在,不要以現在來解釋,因為現在已經不見了。沒有現在,那當然也沒有過去,沒有未來。《六祖壇經》裡面,六祖講「煩惱即菩提」,這個「即」不可以解釋作「就是」,我換個名詞講給你聽,我們人為什麼會有煩惱呢?當一個人用意識形態來過人生,他一定有煩惱。菩提呢?這個意識可以轉成智慧,所以唯識宗用一句話:「轉識成智」,這個「即」是轉化的意思。煩惱即菩提,就是轉識成智的意思,轉八識,成四智。我只是把中間的過程講給你聽,你怎麼去突破你的煩惱,你怎麼去轉出你的智慧,這是你的功課。離開煩惱沒有菩提可言,離開世間法沒有佛法可以言,菩提一定要從這邊突破。

            但是很多學佛的人他掉入一個陷阱,他世間法做不好(被世間法障礙)才跑去學佛法,我跟你保證,這不是學佛法,這叫逃避法,不是學佛法。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的,離開眾生就沒有佛法可言。出世間法就是我們所講的佛法,只是出離!突破!突破世間法障礙,不被世間法障礙,那個就叫佛法。六祖講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,就是這個意思。我的第一本書《一念之間》叫做成功的人生觀,就是世間法,我過去所教的《易經》、《論語》也是一樣從世間法入手。我把今天上課之前的兩句話再重複講給各位聽,第一句話:「不是把一件事情做完,而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好」,第二句話:「不是要敷衍一個人,而是要善待每個人」。這兩句話,我講這兩句話我負責,這兩句話你做到你一定會成佛,你也可以開悟。這兩句話的核心就是人跟事,離開「人、事」還有什麼好談的?

修行即生活,生活即修行

           你們在修行,有時候你們修得虛無飄渺,不切實際,自己在那邊猜想。修行不可以這個樣子,修行是很如實,很腳踏實地,你才能去印證。為什麼古時候的叢林,像百丈禪師他講:「一日不做,一日不食。」人家每天就是很認真,很盡本份,做他該做的事情,人家這樣就成佛做祖了啦,而不是離開那個事情跑去修行。離開那個事情跑去修行,還有什麼東西可以修的呢?有個故事,有一個出家人,有一天他去參訪趙州禪師,他問趙州禪師說,怎麼樣才能夠悟道?趙州禪師問他說,你吃飯了嗎?他說「還沒!」趙州禪師就說:「來,去吃粥!」他就去吃粥。吃完粥之後,他又繼續問:「禪師,我來這邊是要向您請益,怎麼樣才能夠修行開悟呢?」趙州禪師就回答:「吃完粥之後,去洗碗!」那個參訪者很不高興,就大聲跟趙州禪師說:「我是來向你請法求道的,你為什麼都跟我講這些日常瑣事呢?」趙州禪師就說:「離開吃飯、洗碗,我還有什麼東西可以教你?」這就是「修行即生活,生活即修行」。簡單這麼講啦,離開了生活,還有什麼佛法可以言?夠清楚吧?這樣具不具體?你們需要在那邊猜嗎?如果你連事情都做不好,你不會開悟,如果你人做不好,你也不會悟道,就是這麼簡單,佛法真是這樣子。所以從煩惱到菩提,這是修行覺悟的過程,你要把握住每個當下。有的人去台北一零一,因為他不敢坐電梯,他去一零一他寧可從樓梯一直爬,慢慢爬到一零一頂樓,但是敢坐電梯的人,唰一下就上到一零一頂樓。法無定法,你是要慢慢爬樓梯,還是坐電梯,你自己選擇。

            透過這個樣子叫做正覺,你看到了嗎?前面是什麼?「錯覺!」現在已經變成什麼?「正覺!」所以開悟的人,才是真正有正知正見的人。聲聞、緣覺屬於二乘人,已經悟了;但是悟有深淺,正覺再突破叫做正等;也就是說他看世間的一切都是平等的,這叫正等。再突破,叫做無上;也就是說他已經超越了一切,這個境界就是我們所講的佛。在讀《金剛經》時,常出現的那一句話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就是「無上正等正覺」的意思。

 

 

閱讀 3494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六, 17 十月 2015 09:54
Our website is protected by DMC Firewall!